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法律法规>文章详情
专信通>资讯中心>法律法规>文章详情

2024年新修订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作者:中国人民政府网| 来源:中国人民政府网|icon353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07-18 17:13:11|更新时间:2024-07-19 09:47:18
zanIcon
55
caiIcon
0
作者:中国人民政府网|icon353人看过
来源:中国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4-07-18 17:13:11
更新时间:2024-07-19 09:47:18
摘要:2024年最新修订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2014年8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4号公布文件为基础,根据2024年3月10日国务院令第77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七条内容进行修订,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777 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已经2024年2月2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李 强

    2024年3月10日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2024修订版)

(2014年8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4号公布,根据2024年3月10日国务院令第77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七条内容进行修订)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平竞争,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规范企业信息公示,强化企业信用约束,维护交易安全,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扩大社会监督,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企业信息,是指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

    第三条 企业信息公示应当真实、及时。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报请主管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企业信息公示工作,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本行政区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

    第五条 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推进、监督企业信息公示工作,组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工作。

    第六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注册登记、备案信息;

    (二)动产抵押登记信息;

    (三)股权出质登记信息;

    (四)行政处罚信息;

    (五)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应当自产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示。

    第七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以下简称其他政府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

    (一)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

    (二)行政处罚信息;

    (三)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其他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可以通过其他系统公示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企业信息的互联共享。

    第八条 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当年设立登记的企业,自下一年起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

    第九条 企业年度报告内容包括:

    (一)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二)企业开业、歇业、清算等存续状态信息;

    (三)企业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信息;

    (四)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东或者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五)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六)企业网站以及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的名称、网址等信息;

    (七)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对外提供保证担保、所有者权益合计、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信息。

    前款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的信息应当向社会公示,第七项规定的信息由企业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

    经企业同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查询企业选择不公示的信息。

    第十条 企业应当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三)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

    (四)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

    (五)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

    (六)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企业未依照前款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第十一条 政府部门和企业分别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第十二条 政府部门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政府部门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政府部门予以更正。

    企业发现其公示的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但是,企业年度报告公示信息的更正应当在每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更正前后的信息应当同时公示。

    第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企业公示的信息虚假的,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举报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予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告知举报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依照本条例规定公示的企业信息有疑问的,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查询,收到查询申请的政府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申请人。

    第十四条 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平规范的要求,根据企业注册号等随机摇号,确定抽查的企业,组织对企业公示信息的情况进行检查。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抽查企业公示的信息,可以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核查、网络监测等方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抽查企业公示的信息,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并依法利用其他政府部门作出的检查、核查结果或者专业机构作出的专业结论。

    抽查结果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公示的信息依法开展抽查或者根据举报进行核查,企业应当配合,接受询问调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材料。

    对不予配合情节严重的企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第十六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企业的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查阅、复制、收集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

    (三)向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情况;

    (四)依法查询涉嫌违法的企业银行账户;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使前款第四项规定的职权的,应当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

    第十七条 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非法修改公示的企业信息,不得非法获取企业信息。

    第十八条 企业未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者未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企业因连续2年未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未改正,且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列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被列入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未办理注销登记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第二十条 鼓励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依法申请修复失信记录。政府部门依法解除相关管理措施并修复失信记录的,应当及时将上述信息与有关部门共享。

    第二十一条 政府部门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政府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非法修改公示的企业信息,或者非法获取企业信息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部门在企业信息公示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企业依照本条例规定公示信息,不免除其依照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示信息的义务。

    第二十五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示企业信息适用本条例关于政府部门公示企业信息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技术规范。

    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公示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注:上述条例是2024年修订后版本)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法律法规热门文章
2024年最新版《海南省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
《海南省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自2024年8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重庆江津区企业信用修复指南》
为规范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工作,鼓励违法失信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国市监信规〔2021〕3号)有关规定,江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制定本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注册登记备案企业信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注册登记和备案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已于2021年9月6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
2024年最新版《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
为引导失信主体规范、便捷办理信用修复业务,维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信用中国”网站根据《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58号)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建立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
《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83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16年4月1日施行以来,在实施信用约束、联合惩戒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工办字〔2018〕31号)关于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审慎审查、包容监管”的原则,结合我省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建立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2024年最新版《广东省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为推进医疗保障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工作,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保障医疗保障基金安全,促进医疗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办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
《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
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2021年7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公布 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024年最新版《重庆市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项目负责人信用管理办法》
为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构建重庆市物业服务行业诚信体系,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等规定,制定《重庆市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项目负责人信用管理办法》,自2023年11月30日起生效。
企信最新问答
养老服务企业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可以移出吗?
常见问答8天前回复
养老服务企业失信联合惩戒名单是可以移出的,但前提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联合惩戒对象(包括养老服务企业)自被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之日起满2年,并且符合未再发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或按照要求履行相应义务、完成整改等条件的,可以申请移出名单。 具体来说,养老服务企业需要表现出积极的信用修复意愿,主动采取措施纠正失信行为,如赔偿损失、接受处罚、加强内部管理等。同时,企业还需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积极配合调查和处理工作。民政部门在收到移出申请后,会进行核查,确认企业已履行相应义务、整改到位后,会将其移出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企业专利失信联合惩戒能解除吗?
常见问答8天前回复
企业在专利失信联合惩戒的情况下是有可能解除的,但具体能否解除以及解除的条件和程序,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能够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失信行为,如履行相关义务、赔偿损失、接受处罚等,并表现出良好的信用修复意愿和实际行动,那么就有可能获得解除联合惩戒的机会。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积极配合调查和处理工作,以争取更好的处理结果。
文旅企业失信了做信用修复要交什么资料?
常见问答8天前回复
文旅企业在进行信用修复时,需要提交一系列的资料以证明其已经纠正失信行为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具体来说,文旅企业修复信用时候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1、《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业务办理授权委托书》或《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这是为了确认申请信用修复的企业或个人身份的真实性。 2、企业还需提供由处罚机关出具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申请表》,或者缴交罚款的收据、行政处罚机关出具的相关整改证明材料等,以证明企业已经履行了相关责任和义务。 3、《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承诺书》,承诺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再发生失信行为。 这些资料共同构成了文旅企业信用修复的基本申请材料。
水利企业信用修复信息在哪儿公示?
常见问答8天前回复
水利企业信用修复信息通常在“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服务平台”进行公示。该平台是水利部主导建设的一个权威平台,旨在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当水利企业因某些原因导致其信用受损后,经过一系列规定的程序和措施进行信用修复后,相关信息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公示。这既保证了信息的透明度,又便于公众和相关单位进行查询和监督,从而维护水利建设市场的公平与秩序。
企业在社保领域严重违法能做信用修复吗?
常见问答17天前回复
企业在社保领域严重违法后,是可以进行信用修复的,但前提是企业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企业需要对其在社保领域的违法行为进行彻底整改,包括补缴社会保险费、滞纳金和罚款等,确保已经完全履行了法定义务。 其次,企业必须主动采取措施消除违法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可能包括向受影响的员工或社会公众进行道歉和补偿,以及加强内部管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向相关信用监管机构或政府部门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如整改报告、履行义务的证明等。 相关机构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整改效果,决定是否批准其信用修复申请。
企业信用修复有哪些办法?
常见问答17天前回复
企业信用修复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主要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应当积极履行其法律义务,包括但不限于按时缴纳税款、履行合同义务等,这是恢复信用的基础。 对于已经存在的失信记录,企业应主动与相关监管机构沟通,了解具体的修复流程和要求,并按照要求提交必要的申请材料。 同时,在修复过程中,企业可能需要与债权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进行协商,达成还款或合作协议,以减轻失信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积极展示其社会责任感,提升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修复企业的信用,还能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tx
广告语
您的专信通专属顾问
让我们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点我咨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