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市场企业一般指的是参与水利建设活动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活动的企业,其业务内容涵盖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咨询、招标代理、质量检测、机械制造、材料设备供货、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多个职能板块,与项目工程质量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水利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容马虎,在信用红线上更是不可碰触。
那么,如果水利建设市场企业违规失信,是否具有信用修复的可能呢?水利企业修复信用应当具备哪些必要条件?下面我们根据2024最新版《水利建设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解答上述两个问题。
一、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能否办理信用修复?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可以主动纠正失信,修复信用,而失信程度不同,可能在信用修复方面会有不同要求,根据《水利建设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可分为下列三种:
1、轻微失信
水利建设企业被除以警告、通报批评和以简易程序作出的罚款,此类行政处罚信息为轻微失信,原则上不进行公示,企业无需特意办理信用修复,但需要注意在之后的经营活动中不再违法。
2、一般失信
水利建设企业被普通程序作出的罚款、暂扣许可证件,以及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等行政处罚信息属于一般失信信息,按照规定将在“信用中国”网站予以公示相关信息,企业需要经过修复程序才能撤销和解除相关惩戒限制,恢复企业信用。
3、严重失信
水利建设企业被吊销许可证件或降低资质等级,被除以责令关闭、责令停产停业,被限制开展从业及生产经营活动,被除以不得申请行政许可等行政处罚归属于严重失信,严重失信信息必定公示,企业需要满足对应条件才可申请修复信用。
二、水利行业市场企业信用修复条件有哪些?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修复信用,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企业完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义务,纠正违法行为;
2、企业公开作出信用承诺,且承诺内容中应当包括提交材料真实有效,并明确愿意承担违反承诺的相应责任;
3、达到最短公示期,目前,水利建设市场企业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信息其公示期存在差异,属于轻微失信的行政信息可不予公示,而一般失信最短公示期3个月,严重失信最短1年,该类失信信息公示期从企业被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计算,满足最低期限后,企业可主动申请提前终止公示,解除失信惩戒,恢复企业信用。
以上条件中需要注意,如果法律法规对企业违规行为举起规定了惩戒期限,则企业需要惩戒期满后方可申请信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