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管理和运营,在活动过程中,如果企业在服务或产品质量上、经营管理上出现了瑕疵,就有可能被投诉举报,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口碑、品牌形象和客户意愿度、市场竞争力,总体而言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是有害的。那么,企业被举报是否要做信用修复呢?下面我们详细说说这其中的门道:
一、企业被举报了要做信用修复吗?
要知道企业被举报是否要做信用修复,咱们首先得弄清楚企业被举报具体会带来什么影响,从概念上讲,举报不同于投诉,投诉是其他方与企业存在直接的权益关系,多以协商和解进行处理,其产生的记录也不属于企业信用受损范畴。
而举报不同,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来看,企业被举报一般是被其他主体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其经营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线索,举报如果经提供的线索证实企业确有违法违规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有关规定处理举报,而行政处罚信息是属于企业信用记录范畴的。
因此,企业被举报不可轻视,如所交证据未能证实企业失信违法,固然无法对企业进行制裁处罚、无法造成信用受损事实,无需办理信用修复,但如果企业确有违规违法行为,那么还是需要及时修正过失行为、挽回企业信用的。
二、企业被举报后信用修复怎么操作?
企业被举报后如证实的确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行为,那么经手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依法就企业违法程度对其处以行政处罚,并公示其违规行为,企业信用必然受损,此时企业想修复信用,可按照下列操作进行修复:
1、纠正具体违规失信行为,消除危害和影响,取得权益受害者的谅解;
2、履行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义务;
3、满足对应处罚的最短公示期且确保在公示期内不再出现同类违规行为、受同类行政处罚、受较重行政处罚或被纳入其他违法失信名单;
4、如实提供信用修复申请资料、证明材料、守信材料,申请提前停止行政处罚公示公告,消除负面信息记录,修复企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