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司法记录一般是在法律官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记录,不管是诉讼还是仲裁,是原告还是被告,只要进入了法律程序,那么都会产生一套完整的司法记录信息,被公开以供查阅、监督,无法进行删除,由此给许多企业造成困扰,本来企业有司法记录是比较正常的事,但由于社会公众对司法的理解比较敏感,这也就导致了市场对官司在身的企业难以信任,进而呈现出企业信用信用受损的局面。那么,企业的司法记录算是负面信息吗?企业有司法记录怎么消除?
一、企业的司法记录算负面信息吗?
企业的司法记录算不算负面信息要视情况而定,但首先要明确的是,司法记录并不直接等同于负面信息。企业负面信息是指会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声誉或经营活动的一些信息,比如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企业经营不善马上要倒闭了、企业涉嫌诈骗、企业很久不发工资了等等,都是事态比较严重的负面信息。
而企业司法记录是企业涉入法律纠纷产生的相关信息记录,本身是呈现法律活动中起因、经过、结果的记录,包含证据和判决,结果体现上对企业有好的也有不好,不看判决内容根本无法断定企业是否是过错方,也无法判断企业有没有执行义务,是否履行了应尽责任。
因此,司法记录整体偏中性,并不直接影响企业声誉,而负面信息则直接表示企业的黑点,直接影响企业声誉,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的司法记录并不能算是负面信息。但由于司法记录是涉入法律程序而产生的,社会公众主体出于对司法的敬畏与违纪事件的痛恨,因此在未了解完整事态时,其主观看法会将企业打官司或企业被告与企业犯法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避而远之的心理,依然会导致企业市场的流失,声誉形象的受损,故而,比起客观影响,企业司法记录带给企业的影响往往是主观产生的,其负面影响的产生并不来自于企业,而来自于社会公众情绪上的担忧。
二、企业的司法记录怎么消除?
从上述内容来看,企业要想获得市场群体的认可,那么还是需要处理掉相关的司法记录才可以,那么企业的司法记录可以消除吗?具体怎么消除?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管理程序规定的内容来看,目前企业的司法记录是没有办法删除的,但如果企业有失信信息、失信限制,则可以通过履行义务、与当事人和解的方式来进行,企业处理掉这些信息记录之后,一定程度上证明企业有履约能力和遵纪守法的履约意识,此后继续保持良好经营状态,那么久而久之自然能够恢复企业信用,重新获得市场认可与青睐,完全消除负面信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