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了法律诉讼,从而产生了立案信息记录,而这些记录作为法律诉讼的一部分,不仅是司法机关进行案件处理的依据,也是公众了解企业法律状况的重要信息。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立案信息的记录是会对自身带来不利的影响的。所以,关于企业的立案信息能否消除以及怎么消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探讨,一起看看吧。
一、什么是立案信息记录
在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正式文件,比如大家常见的立案决定书、庭审记录、案件判决书等等,这些就是企业的立案信息记录,在法律诉讼方面是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二、企业立案信息记录能否处理?
一般情况下企业立案信息记录是不能去掉的,毕竟这是在法律诉讼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式文件,及时企业胜诉或者说已经履行完成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这些记录仍然会保留在司法机关的档案中。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企业认为立案信息记录存在错误或不当之处,是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或申请更正的。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企业涉及的是失信信息,在企业已经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且该法律纠纷也得到了解决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中第7条,当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此处所指的删除并不是对档案资料的损毁删除,而是其在公开平台的公布记录。所以企业还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请将相关信息记录撤出公示期,不再对外公开。
三、企业立案信息记录处理的原则和程序
(一)处理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立案信息记录的处理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处理过程合法合规。
2、公正性原则:保证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维护司法公正。
3、真实性原则:确保企业立案信息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随意篡改或删除。
(二)处理程序
1、提出申请:企业向司法机关提出处理企业立案信息记录的申请,说明处理的原因和依据。
2、审查核实:司法机关对企业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核实,确保申请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处理决定:根据审查核实的结果,司法机关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并告知企业。
4、执行和监督:企业按照处理决定的要求执行,并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