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诉讼记录是公司、企业在法律诉讼过程中,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所留下的记录,包括文件档案及电子信息等等,比如庭审记录、判决书、开庭公告、司法案件记录、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限制高消费信息等等,这些记录是法律程序的一部分,也是公众了解企业法律状况的重要途径。
而企业如果作为被诉讼对象而留下记录,该信息将有损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甚至会影响到融资和业务拓展,这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无疑是负面的,因此,充分了解诉讼记录对企业的影响及诉讼记录的消除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法律风险意识、敬畏司法、诚信经营,下面我们具体介绍。
一、企业诉讼记录的影响
1、频繁涉及诉讼或被判定违法的企业,在客户或者供应商这样的利益相关方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企业的形象以及声誉就会受到损害。
2、处理诉讼问题需要企业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这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3、诉讼过程需要支付律师费、诉讼费用和可能的赔偿金等经济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4、长期未决的诉讼或多次诉讼记录会使得潜在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信任度降低,结果就是终止合作。
二、企业诉讼记录的消除方法
首先要明确的是,相关司法案件记录,一经成立即形成档案存档保存,个人无权进行删除或者修改,所以我们在此谈论的企业诉讼记录删除或者处理仅是指通过法律允许的途径,使相关电子信息记录在网上停止公示或隐藏下架,以减少该记录对企业的影响。
根据当前法律规定,企业诉讼记录中开庭公告、被执行记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限制高消费名单这几种情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删除撤销,且这些信息正是给企业商誉和营业带来实际影响的因素,因此,企业只要处理掉这一部分“黑名单”负面信息,则可以消除掉企业官司诉讼记录带来的多数舆论。
而想要消除这些记录及影响,目前较为统一的条件是案件已了结,具体可参考下列程序进行:
1、企业积极主动履行完成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企业与另一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将和解协议履行完毕,或者与申请执行人商量确定新的履约方案并提供新的有效担保;
3、请求申请执行人出具书面同意书(将企业移出限制名单、黑名单、公示名单的申请或同意书);
4、与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沟通撤销公示记录,对相关内容进行下架或隐藏处理;
5、法院核查同意后在15个工作日前后将企业官司诉讼的失信信息删除下架,并解除相关失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