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背诚信用工原则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理应受到社会批判与行政处罚,但为保障工人群体能拿到应得薪酬,鼓励企业纠正失信,企业被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后,如积极履行应尽义务,补齐应付工资,作出不再拖欠的守信承诺,那么在满足6个月的惩戒期限后也可以通过信用修复的方式申请提前停止失信公示和惩戒限制,恢复企业信用。
那么,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在哪儿办理呢?有哪些方式可以选择?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途径
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内的企业如果想办理信用修复移出惩戒名单,通常是由处罚单位负责申请审核及移出。
根据《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组织、指导全国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行政执法管辖权限,负责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而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管理实行“谁执法、谁认定、谁负责”,遵循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动态管理的原则。因此,企业申请信用修复时应向认定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信用修复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核后予以修复、移出。
二、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办理方式
企业申请移出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其中:
线上方式主要通过相关官方网站进行申请,失信主体需要登录“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按提示填写信用修复申请书,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如守信承诺书、整改情况报告、支付工资凭证等,经审核通过后解除惩戒,停止失信公示。
线下方式则是通过向作出列入决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同步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申请,经审核通过后,负责认定、移出的人社部会将决定结果推送至其他信用网站,同步解除企业联合惩戒,消除公示信息。
而企业选择哪种方式开展修复活动,并不影响其审核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线上修复还是线下修复,企业均需要遵循诚信原则,不可弄虚作假、虚报材料,而前期的失信纠正也需要保证履行到位,否则无法通过修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