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文旅市场失信行为的管理,促进失信主体积极纠正错误并恢复市场信誉,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一套详尽且具体的信用修复流程。接下来会结合相关政策法规,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文旅市场失信企业信用修复需准备的资料以及流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细致自查与材料准备
1.深入自查
失信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身的失信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查。自查内容需涵盖失信行为的具体事实、对市场和消费者造成的影响、已采取或计划采取的纠正措施等。
2.材料准备
根据信用修复的要求和《规定》的指引,失信企业需准备好整改报告、赔偿协议及履行证明、培训记录以及信用承诺书等。所有材料均需真实、合法,才能有效证明失信企业已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失信行为。
二、提交申请阶段:规范流程与详尽信息
1.登录指定平台
失信企业需通过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官方网站或信用修复平台提交申请。
2.填写申请表
失信企业按照要求填写信用修复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失信主体基本信息、失信行为概述、整改措施及效果、申请理由等。然后还需上传已准备好的证明材料作为附件。
三、受理与核查阶段:严格审核与实地调查
1.初步审查
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后,首先对申请材料初步审查。当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将通知失信企业补正。
2.深入核查
通过初步审查的申请后,主管部门还会深入核查,具体为资料审查、实地调查和专家评审等。在核查过程中,主管部门将重点关注失信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以及整改效果。
四、审核与决定阶段:综合研判与公正裁决
1.综合研判
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深入核查的基础上,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将综合研判失信主体的信用状况。研判过程中将充分考虑《规定》的要求以及失信企业的历史信用记录、经营规模、行业地位等因素。通过综合研判,主管部门将形成对失信企业信用修复申请的初步意见。
2.作出决定
根据综合研判结果,主管部门会依法依规作出是否准予信用修复的决定。对于准予修复的失信主体,将出具信用修复决定书;对于不予修复的失信主体,将说明不予修复的理由并告知其申诉途径。
五、信息更新与公示
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将及时将准予信用修复的失信企业的信用修复情况更新至信用信息记录中,并向社会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