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修复申请一定能够通过吗?答案是不一定。
众所周知,企业违法失信被处罚的信息公告需要在市场监管部门同意其修复申请后,才能停止公示,予以下架或删除,因此企业想要尽早地消除不良公示记录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就需要保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信用修复申请顺利通过。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企业信用修复的通过率呢?对此我们特意整理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使用:
企业信用修复申请是否通过,归根结底是企业是否满足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要求,通常情况下企业满足基本要求后即可通过申请,但如果过程中出现了其他纰漏,比如新增了新的处罚,或者基础条件并未完全满足,那么就需要一些附加条件的加持来增加企业通过信用修复的几率。从这两点出发,企业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着手进行:
一、履行基本条件提高企业信用修复申请通过率
根据《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进行信用修复,需要满足相应处罚项目的最短公示期,并完全履行应尽义务、消除危害后果,同时公示期内未受较重的行政处罚或未因同一原因而再受处罚,此外企业需要向信用修复部门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书、守信承诺书、履行义务的证明等材料,且要求资料真实无弄虚作假无恶意隐瞒。
总结上述内容,企业提高信用修复申请通过率的基础条件为:
1、达到最短公示期;
2、完全履行应尽义务;
3、充分、真实地提交所需资料。
二、满足附加条件提高企业信用修复申请通过率
根据《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中的规定,企业申请移出黑名单需要提供信用修复培训合格报告或信用报告,在《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中,对希望提前停止公示的企业可通过贡献社会价值的方式来缩短公示期。
结合两部法规条例,可大致推测,企业在低于严重违法程度的一般失信行为中,如果不满足基础条件,那么或许可以尝试这两种方式提高企业信用修复申请通过率:
1、参加信用修复专题培训获取信用修复培训报告或信用评估报告;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支援社会建设。
另外,除以上两点之外,专业机构的帮助也不可或缺,尤其企业在不满足基础条件的时候,专业机构或许可利用其行业经验,为企业制定可行的信用修复方案,曲线达到履行义务、满足修复条件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帮助企业提高通过率,同时在程序上也能更加高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