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虽然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足够让虚假信息肆意泛滥。有些企业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会故意传播虚假信息,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对公共利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行为,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就是“传播虚假信息罪”。
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一聊的,就是关于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传播虚假信息”呢?今天主要说的是企业相关。
企业故意发布、传播与事实不符、误导公众或损害他人利益的信息(比如说虚假广告、虚假宣传、财务报告造假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以及商品声誉。还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也明确规定了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当企业被发现传播虚假信息时,相关行政部门会要求企业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责令限期改正;企业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消除虚假信息的影响,并公开纠正。
而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来说的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虚假性:
企业所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完全捏造的,或是对真实信息进行夸大、歪曲,对关键事实进行隐瞒。
2、主观故意性:
行为人明知所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并故意进行传播,当通过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成大众惶恐。、社会混乱的局面,以达到扰乱社会秩序的目的;或者是对他人名誉、人格进行诽谤而达到诋毁他人的目的。无论是出于这些目的的哪一种,该行为人的主观方面都可认定为是故意。
当企业通过传播虚假信息获得了非法利益,行政部门将没收违法所得,而且还会因为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对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若是情节严重,还会暂停企业的相关业务开展,直至其改正违法行为。要是企业拒不改正或多次违法,就会直接被吊销营业执照,无法继续从事经营活动。
关于“传播虚假信息罪立案标准”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发布任何信息言论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网络信息,大家也要仔细甄别,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一起维护好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