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是一种信用惩戒措施现实中我们时常会看见一些新闻报道说某某被限制高消费了,无法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对于受到了“限高”措施的企业而言,如何解除这一限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小编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以及相关条例来和大家聊聊,企业如何才能解除限制高消费。
想要知道如何解除,首先就得先了解什么情况下会被限制高消费。当个人或单位因未履行法律义务而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时,就会被“限高”。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形里:
1、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
2、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
3、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4、违反限制高消费令。
5、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6、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
那么企业如何解除限制高消费呢?
对于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并被限制高消费的企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里已经详细规定了限制消费措施的解除条件,主要有以下5种:
1、生效法律文书履行完毕:当被执行人完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后,人民法院就需立即解除对其的限制消费令。若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就履行情况产生争议,法院将依法审查并作出决定。
2、提供有效担保或申请执行人同意:被执行人可通过提供权属清晰、真实且足以覆盖全部债权的财产担保,或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申请解除限制消费令。此外,双方也可通过达成执行和解的方式,由申请执行人申请解除。
3、企业人员变更:对于企业被执行人,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四类人员因经营管理需要发生变更,且原人员能证明自身与债务履行无直接责任,法院将解除对原人员的限制消费措施,并对新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4、个人因私消费:对于企业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和实际控制人等四类人员采取限制措施,若其以个人财产进行因私消费,且不损害单位及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法院将予以准许。
5、生活或经营必需: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若因生活或经营必需而需进行限制的消费活动,可向法院提出申请。特别情况下,如重大疾病就医、近亲属丧葬、执行公务等紧急情况,经严格审查并经执行法院批准,可暂时解除限制,但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