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愈发完善,国家对于信用也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也是很多企业的立业之本。不过有的时候会因为市场波动、管理疏忽或者外部因素,企业的信用可能就会受到损害。
那么,当企业面临信用危机的时候,是怎么修复好的呢?小编这就来和大家说道说道。
想要做好企业信用修复,首先要达到信用修复的条件。这就是信用修复的第一步。
一般失信行为的最短公示期为三个月,最长为一年。如果是严重失信行为,最短公示期为6个月,最长为3年。所以,先要根据企业失信的严重程度来确认是否过了公示期,只有过了最短公示期才能进行修复。
如果失信企业已经纠正了失信行为,并且也按时足额缴纳了罚款,完成了整改工作,把不良影响给消除了,验收单位也表示可以了,那么失信主体就可以签署《信用承诺书》,承诺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失信行为。
这时候,也就可以开始提交修复申请材料了,在提交这些材料的时候,需要按照官方要求提交真实、有效且完整的认定或者证明材料。比如说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和身份证复印件、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整改通知书等由行政机关做出的处罚证明、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的相关材料等等。
准备完了修复申请资料后就进行提交,在等待审核的日子里,失信企业单位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慈善捐助、接受诚信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此来梳理企业的社会形象,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信用修复也是很有帮助的。
可以说,企业信用修复的这个过程里,先需要对企业的不良记录进行详细梳理,再准备相关资料,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修复。需要注意,公示期一定要过了最短期限才能进行修复,如果在这个期间又犯了类似的错误,那么之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
所以,企业在平常的时候也要重视企业信用,严重的不良记录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合作,骄还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管理。
毕竟,企业信用修复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提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样擦能增强市场份额,给企业打造长久发展的基础。所以出现不良记录一定要及时修复信用,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