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社会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也逐渐体现出来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代表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而企业一旦有了不良记录,例如涉及了司法案件,受到过行政处罚等等,这些就属于企业信用不良记录,对企业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就会造成负面影响,然后就会导致一系列不好的情况发生,例如:客户信任率降低,拒绝合作;贷款失败;工程招投标失败等等,而且市场监管局还会时刻监督着企业的一言一行。
那么企业信用不良记录具体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行政处罚信息
企业受到的行政处罚种类、处罚结果、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处罚时间、作出行政处罚的部门等,汇总起来的信息,即行政处罚信息。当企业因为违反了行政法规(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税务违法、虚假广告宣传等)后就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具体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文件流程进行处理,还会公示在相应的国家信用网站上,大家也都能查到。
二、民商事诉讼中的负面判决书
法院在审理如企业违约、拖欠债务等民商事案件的时候,根据法律和事实,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并且做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判决结果,这就是民商事诉讼中的负面判决。当法院判负,就意味着当事人在该案件中并未得到法院认可,而且还需要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如支付赔偿金、履行特定义务等。
这些负面判决就会反映出企业在履行合同还有偿还债务方面存在着失信行为,也就会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那么不管是商务合作,还是融资贷款,对方考虑都会慎重再慎重。
三、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黑名单)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一般会因为以下4点:
1、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联系不上。
2、公示企业信息中存在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3、没有按照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
4、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公示企业信息。
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一般会因为这3点:
1、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
2、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
3、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信力的行为。
关于“企业信用不良记录有哪些”的问题就解答到这里啦,对于有过失信记录的企业,在优惠政策、招投标、表彰奖励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所以日常经营过程中就要做到遵纪守法,如果出现了失信记录,要及时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