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修复有什么好处?企业信用修复是相对于企业信用受损而言的,只有信用已经受损,才会考虑修复的相关事宜。因此阐述企业信用修复的好处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企业信用及其受损原因有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逐一阐述:
一、企业信用概念及其受损原因
1、什么是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具体指的是企业履行自身承诺时的能力与意愿,通俗讲就是企业是否愿意遵守承诺以及企业是否有完成承诺的能力,社会公众群体一般通过企业的历史履约记录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估预测。
2、什么是企业信用受损?
从企业信用定义出发,企业信用受损的意思也就清晰明确了。企业信用受损既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未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履行责任和义务,造成企业被处罚、被诉讼、被标记或移入“黑名单”,留下信用黑点,造成信用受损,最终体现是企业在商业合作、融资、评奖评优、投标招标、日常经营等方面受到各种不利限制。
3、企业信用受损原因有哪些?
企业信用受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下面我们具体阐述详细原因:
(1)企业存在违约行为
企业的违约行为一般是在经营合作中未按合同、协议履行其义务,比如未按时支付货款、利息或违约金,未按时、按量、按约定的要求交付工程项目、产品服务等。
(2)企业存在法律诉讼
法律诉讼的不良一般仅针对企业是被告方的情况,企业涉及法律纠纷而被起诉,会留下相关开庭公告、诉前调解、立案文书、司法案件等记录,败诉或未能履行法院判决,有可能导致强制执行,而留下相关裁判文书记录、被执行记录、限制高消费等负面记录。
(3)企业被行政处罚或纳入经营异常
行政处罚是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而受到具体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相关行政机关的处罚,常见的被处罚项目有税务方面的处罚、环保排放处罚、消防处罚、食品安全类处罚、违规操作处罚等等。
而企业被纳入经营异常则是因为企业未按照规定公示信息、上报年报、公示信息隐瞒作假或登记地址无法取得联系,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单后会导致企业融资受限、限制或禁入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投标招标等等。
4、企业信用受损有哪些影响?
企业信用受损后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除上述处罚直接导致的融资受限、限制经营、限制投标招标、限制荣誉评选、限制责任人任职等结果之外,企业所要面临的更大问题将是社会公众的舆论影响,在社会信息公开的情况下,社会公信度不容辜负,一旦企业信用有了污点,就会由此及彼凭空令人产生不好的猜想,进而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产生怀疑,这对于企业的市场拓展是极为不利的,所谓泰山溃于蚁穴,企业多年的经营事业,最终却毁在小小的错误之上,未免得不偿失。
二、企业信用修复好处
1、什么是企业信用修复?
企业信用修复是企业在信用受损后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对此前违规失信结果进行弥补、修复的过程,信用修复的硬性条件是企业已纠正自身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
2、企业信用修复好处有哪些?
企业信用修复后,此前因信用不良而导致的所有限制都将消除,具体好处如下:
(1)能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企业被处罚的公示信息消除后,企业将不再受到相关限制的约束,可以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与外界取得合作、正常参与竞标竞选项目、获得贷款、申请荣誉或许可。
(2)能恢复原来名誉
企业不良信息消除后,网上查询搜索企业名称,将不再有负面信息排前,企业名誉状态正常,有助于获得查询者的初步信任和认可,为后续活动增加可能。
(3)有利于加强社会信任
企业信用受损后如果成功修复,由于此前舆论争议被推翻颠覆,企业会更加容易得到市场用户的关注,令人对企业的综合实力产生更为强烈的信服感,对企业文化、品牌形象、产品及服务质量产生高度认可,增加忠实度。这对企业来讲相当于一次权威的、免费的推广,因此可以说,企业信用修复的好处受益深远、不可估量,企业信用的守护也是企业发展壮大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