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专信通>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青岛法院2024年涌现多项工作亮点

作者:半岛都市报| 来源:半岛都市报|icon466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5-02-07 11:29:32|更新时间:2025-02-07 11:35:42
zanIcon
64
caiIcon
0
作者:半岛都市报|icon466人看过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5-02-07 11:29:32
更新时间:2025-02-07 11:35:42
摘要:2024年,青岛法院全力推进工作“创优跃升”,涌现一批全国及省市先进典型。其中,环境资源审判庭创建“法润青绿”党建品牌,护航绿水青山;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推动“六大保护”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立案一庭全力打造司法为民服务“最优解”;执行二庭以高质量执行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及时回笼资金,积极开展企业信用修复行动。

    原标题:“典”亮司法逐光同“型”

    来源:半岛都市报

 

 

    时光壮阔落笔,岁月浩荡成歌。

    2024年,青岛法院以“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创优跃升”,以“如我在诉”理念办理案件,让司法暖意走进田间地头,公平正义直抵群众心头,帮助陷入困境企业度过难关,涌现出一批全国及全省、全市的先进典型。他(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平凡的岗位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展现新时代人民法院的精神风貌。我们将分四期介绍他(她)们中的代表。

    01

    谱写“法润青绿”党建华章以“青法画卷”添彩美丽青岛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创建“法润青绿”环资审判党建品牌,实现审判与党建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全国首创生态修复司法协作机制,打造生态环境修复“青岛样板”,护航绿水青山。坚持山水林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选取崂山风景区、浮山森林公园、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设立补种复绿、增殖放流修复基地20处、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工作室12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宣教基地11个,引导群众将环保意识、绿色理念根植于心。“法润青绿”环资审判党建品牌荣获“全国机关党建典型品牌”。

    02

    推动“六大保护”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精耕专业化审判,加强司法人文关怀,聚焦预防、保护、关爱三条主线,深入推进“三审合一”专门化、实体化、体系化运行,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和安全教育,持续推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有机衔接、相互促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4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被山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

    03

    全力打造司法为民服务“最优解”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积极贯彻“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打造源头解纷新“枫”景;探索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不断提升解纷质效;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持续优化诉讼服务,强化诉讼服务监督,努力擦亮司法为民“第一道窗口”。青岛中院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第一批“有爱无碍”诉讼服务示范文明岗法院,青岛中院立案一庭先后被山东高院评为“诉服有温度”先进集体、全省法院立案诉服工作中表现突出集体。

    04

    以高质量执行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二庭聚焦执行主责主业,深耕“蓝色风暴”执行品牌,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创新举措,做实做好做优高质量执行工作。开展“蓝色风暴”“春雷”之交叉执行专项行动、“夏雨”之终本清仓专项行动、“秋风”之“执护营商”专项行动等,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及时回笼资金12.8亿元。积极开展企业信用修复行动,帮助276家企业减负前行。开展护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专项行动,依托府院联动、社会参与、柔性化解等途径,释放土地4.6万平方米,促进闲置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优异执行“成绩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执行二庭被评为全省齐鲁天平先锋岗、山东省反洗钱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青岛市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先进集体。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热门文章
article图片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级是什么?怎么查询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级是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企业环保行为赋予的信用标识,反映企业环保成效。查询方式主要有:1.访问生态环境厅官网,输入企业信息即可查询信用等级及报告。2.利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多方信用信息,便捷获取环保信用等级。3.咨询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了解企业环保信用状况。
article图片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旨在提高信用修复效率,优化市场环境。计划到2024年8月底前整合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多部门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联通。到2024年10月底前,相关单位将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实现服务高效统一,压减办理时长和成本,以提升企业获得感。
article图片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助企修复信用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助力多家因未按时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通过指导补报年报和协助申请移出,企业重获“信用牌照”。做到了强化信用监管,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便企利企。
article图片
汉阳法院柔性执行,助企信用修复共赢
汉阳区法院结合评估制度与“五预”机制,妥善处理600万合同纠纷案。法院根据企业自评及需求,将案件定为黄色等级,协调双方给予宽限期。最终,被执行企业主动履行,法院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同时,法院完善信用激励、预警、修复机制,促进涉企案件经济影响最小化,实现共赢。
article图片
青岛税务助力酒店解困,修复信用增发票额度
青岛石广酒店发票额度受限,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查明原因并辅导酒店修复纳税信用等级,成功从D级提升至M级,发票增额申请迅速获批。市南区税务局创新“三步走”工作机制,精准画像纳税人,助力企业重塑信用,3月内修复183户纳税人信用等级,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article图片
合肥市医保局加强信用管理,保障基金安全使用
合肥市医保局强化医保信用管理,出台《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四大类医保基金使用行为主体。强化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并与多部门共享信息。拓展评价结果应用,实施“四挂钩”制度,鼓励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激励信用等级优秀的医药机构,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article图片
运河行政:信用修复高效办,助力企业再出发
沧州运河区行政审批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信用修复”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并提前介入引导修复,已帮助68家企业修复信用。该局致力于以信用服务助力经济发展,为企业恢复信誉,再获“信用牌照”,展现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
article图片
克拉玛依首推“三书送达”助企信用修复
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实施“三书送达”机制,向受罚企业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及《指南》,助企快速修复信用。该举措已惠及400余家企业,完成修复7次。市交通局表示将继续优化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守信氛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护航。
企信最新问答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企业能做信用修复吗?
常见问答125天前回复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惩戒企业可以进行信用修复。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当企业被列入交通运输联合失信名单后,并非永久失去修复信用的可能。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并纠正自身的失信行为,这可能涉及补缴罚款、完成整改要求、弥补受害者损失等。完成这些基础步骤后,企业需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详细的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整改报告、信用修复计划书、相关证明文件等等,若申请材料符合规定,且企业后续表现良好,无新的失信行为,相关部门会综合评估后,即会决定是否允许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恢复其正常的市场经营资格。
农民工工资范畴包括哪些?
常见问答148天前回复
"农民工工资范畴广泛,涵盖了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各项劳动报酬。 首先,基本工资是农民工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价值。 此外,效益工资也是农民工工资的一部分,它根据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 加班工资则是农民工在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外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除了这些基本组成部分,农民工工资还包括各项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以及应扣除的养老金、失业金、医保金、公积金等社会保障费用。 这些补贴和扣除项共同构成了农民工工资的完整范畴。"
农民工包括哪些务工人群?
常见问答148天前回复
农民工的范畴广泛,主要指的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具体而言,这一范畴涵盖了以下几类人群:首先,是那些在沿海城市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他们构成了农民工的主体部分;其次,是在建筑工地上从事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土木工人,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环境相对较差;再者,是运输和物流行业的搬运工,他们从事着货物装卸搬运等体力活;此外,个体工商户中的助手,如餐馆、修车铺中的帮手,以及部分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村女性,也可以归为农民工的范畴。这些人群虽然职业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拥有农村户籍,并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作。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1天前回复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存在的。当企业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用受损后,可以通过一系列合规程序来恢复其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信誉状况。这些程序通常包括纠正失信行为、公开承诺、以及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等。企业信用修复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向失信信息认定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同意后,才能对其失信信息进行相应调整。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删除或修改,而是需要企业付出实际努力,纠正失信行为并恢复信用。因此,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且合法的,但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并遵循相关程序。
征信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1天前回复
征信修复是假的,而之所以传言是真的,主要是因为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了消费者对征信修复知识的缺乏,进行虚假宣传和诈骗。他们通常声称能够删除或修改征信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如逾期、欠款等,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在中国,征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其数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任何未经授权的修改都是不被允许的。此外,根据征信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将予以删除,不存在其他修复方式,因此,从法律和安全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征信修复”往往虚假。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最短公示期是多久?
常见问答163天前回复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的最短公示期是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来确定的。 具体而言,若企业的失信行为被判定为一般失信信息,如涉及一些较为轻微的违规行为,那么其最短公示期通常为3个月。 这意味着,自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计算,相关失信信息将在全国水利监管平台上公示至少3个月。在此期间,企业无法申请提前终止公示,必须等待最短公示期满后才能考虑进行信用修复。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公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企业的失信行为,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
tx
广告语
您的专信通专属顾问
让我们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点我咨询
关闭
icon
icon400-9919069
在线咨询
icon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