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要威慑也要建设
来源:杭州网
企业有了不良信用记录怎么办?2022年,杭州暖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因使用了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益智玩具而被行政处罚。企业在履行行政处罚中规定的义务,并且主动消除了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后,在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成功通过信用修复机制消除了不良记录,近日,还入选了“杭州市2024年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这是余杭深化“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的一个缩影。
失信,通常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未按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或责任。信用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信用能有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旦出现失信行为,企业在日常经营、贷款融资、投资及享受政府政策扶持和补贴等各方面将处处受到限制。
因此,信用修复就非常重要。信用修复是指信用主体为积极改善自身信用状况,在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后,向认定失信行为的单位或者归集失信信息的信用平台网站的运行机构提出申请,由认定单位或者归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移除或终止公示失信信息的活动。
当然,修复的前提是存在失信行为被公示,即企业已经被处罚,这并不是“赦免”。能修复才能让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纠正失信行为,让企业有路走,走正路。处罚永远不是目的,监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处罚只是监管的第一步,如果说对失信行为的公示是威慑,那么信用修复就是纠错后的再建设。对于信用监管体系不能只停留在威慑阶段,有罚有改有修复才是一个完整的信用监管闭环。
再好的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也是“空中楼阁”。“信用修复一件事”中的“一件事”,简单来说是“一事不烦二主”,办事要简单快捷争取一次搞定。“信用修复一件事”是政务服务优化的一个缩影,通过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信息共享互认等措施,政府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信用修复服务。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防止信用修复机制被滥用。要及时公开信用修复政策、流程、结果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信用修复工作的公信力。同时,还应该加强宣传,提高企业和公众对信用体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展望未来,还可以将“信用修复一件事”从企业经营领域扩展到个人信用、社会组织信用等多个领域,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信用体系,缔造诚信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