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天,蚌埠登上《人民日报》!
来源:蚌埠日报
10月14日
《人民日报》关注蚌埠
▲10月14日《人民日报》“经济”版面
规范执法监管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上都有不少探索。记者探访了安徽蚌埠等地,当地的一些创新做法有利于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编者
安徽蚌埠高新区——
“三书同送”助力企业信用修复
8月1日,安徽蚌埠高新区内的一家压缩机制造企业因违反相关规定,收到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同于以往的是,与《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并送达的,还有一份《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合规建议书》,这让企业负责人刘勇很意外。
“过去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不清楚怎么整改、如何修复企业信用。现在‘三书同送’,能告知我们具体整改要求、信用修复流程,看着明明白白,改起来方便。”刘勇说,这种将说理、指导、帮促三者相结合的执法服务,对于消除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及时修复企业信用和推动合规经营都有帮助。
今年7月以来,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蚌埠高新区积极探索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三书同送”制度,以“一决定、一告知、一建议”为生产经营单位纠正具体违法行为提供经营指导,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及时纠正失信行为。
通过“三书同送”制度,执法部门可以一次性告知企业具体的违法事实、相关法律法规依据,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途径、修复条件及流程,紧扣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短板、难点和普遍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正建议,为企业提供“一案一策”的靶向指导。“通过信用修复,企业进行贷款、工程招标、项目申报等不再因被处罚而受影响。”刘勇坦言。
“与以往单独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相比,‘三书同送’在坚持执法刚性的同时,更符合柔性执法的要求,其中对《行政合规建议书》的内容进行个性化调整,为违法企业提供明确的整改方向和具体步骤,帮助他们识别风险点,防止类似违法行为再次发生。”蚌埠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峰说。
截至目前,蚌埠高新区已向企业主体开展“三书同送”29次,指导29家企业信用修复。
(来源:人民日报编辑:周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