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淄博法院:以法治“硬”举措营造宜商“暖”环境
来源:大众日报
近日,山东某公司工作人员向淄博高新区法院送来感谢信,对一起700余万元的运输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顺利化解表达感谢。“之前,我们公司资金流转困难,经营举步维艰,已经多个月未向职工发放全额工资,”该工作人员说,“但在法院的帮助下,我们实现了快速立案、顺利调解,其他企业拖欠我们的款项,已经基本拿回来了。”
面对涉企纠纷日益增加的实际,淄博中院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市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出台亲企、暖企、护企、助企、安企、惠企6项22条推进措施,扎实推进企业信用修复、集中执行、绿色通道等一揽子服务举措,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宽松、透明、公正、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淄博中院紧盯企业破产、行政争议、道交纠纷等10余个重点领域,推动市级层面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全面入驻市级“一站式”矛调中心,构建常态化、终局性联动格局。统筹运用服务企业专员平台资源,扩大联络服务企业范围,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司法服务全覆盖,把超前、优质、及时的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改进创新“双结六定”工作方式,推广应用“淄法同行”代表委员联络微信小程序,搭建法院与代表委员新的沟通联络平台,建成代表委员调解室12处,邀请代表委员来院参与案件调解200余件,调撤率70.1%。
全市法院进一步畅通涉企立案“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保全、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化12368热线“一号通办”功能,对企业诉求实行接诉即办、当日办结,全力降低企业诉讼成本。今年1-7月,12368共接听涉企派单1085件,并100%跟踪回访,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深化“调解为主、速裁支撑、精审兜底”办案方针,完善涉企案件诉调对接机制,及时总结涉企案件审判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向当事人和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不断深化对企业高发性、类型化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今年以来,共发出涉企司法建议96条。
全市法院持续发挥破产审判“淄博模式”品牌优势,以“困企摸排清单化、要案审理项目化、重整优先制度化”为抓手,加强对陷入困境但具有经营价值企业的保护和救治,全力以赴“保企业、保事业、保营业”。今年6月,市法院审结全省首例“执破融合”破产和解案,用时仅4个月,成功盘活一烂尾多年的房地产项目,并化解淄博某置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10多起执行案件,化解债务6800万余元,助力企业脱困重生。
在全市法院常态化开展“亮剑2024”执行行动,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力度,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回笼资金,兑现胜诉权益。今年1-7月,共执结涉民营中小微企业案件2472件,执行到位金额7.8亿余元。开展“企业信用修复•法院在行动”专项服务,完善信用修复和激励机制,对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及时解除失信和限高措施。今年1-7月,对1026个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体检,对符合条件的952个企业及时予以信用修复,进一步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
大众新闻记者刘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