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专信通>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昌黎县推“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改革

作者:秦皇岛新闻网|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icon385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5-02-24 15:55:37|更新时间:2025-02-25 11:16:06
zanIcon
61
caiIcon
0
作者:秦皇岛新闻网|icon385人看过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2-24 15:55:37
更新时间:2025-02-25 11:16:06
摘要:昌黎县政务服务大厅推出“一次提交、多次复用”办事模式,首批13个联办事项已落地,涉及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事项。线上线下均可办理,申请材料互通共享,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截至2024年底,共办理近500件次,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原标题: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昌黎深耕细作“高效办成一件事”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这种模式太好了,手机APP上就能直接办理,以后也不用经常跑了。”近日,在秦皇岛市昌黎县政务服务大厅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窗口,残疾人安宏伟正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办理线上相关业务。所有材料线上流转,信息实时推送,同步并联审批……昌黎县政务服务大厅“一次提交、多次复用”的办事模式,不仅真正把高效落到了实处,也让办事群众免去了多次跑办的麻烦。

    近年来,昌黎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始终把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解决政务服务领域“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的重要抓手,聚焦企业和个人跨层级、跨部门的全生命周期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要求,将涉及多部门的“单项事”整合并联,流程再造,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集成服务场景。

    目前,昌黎县首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联办事项已落地应用。其中涉及8个企业办事场景,涵盖“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信用修复”“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注销登记”等企业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事项;涉及5个个人办事场景,涵盖事关个人切身利益事项,是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公共服务实事。13个“一件事”跑办部门由之前的109个压减至12个、办理环节由117个压减至13个、申报材料由298个压减至69个、办理时限由329个压减至107个,压减率分别为89%、89%、77%、67%。

    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开展,昌黎县在政务大厅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针对重点“一件事”设置分领域受理窗口。申请人可自主选择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办理。线下可到政务大厅综合窗口或对应专窗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窗口人员面对面指导申报,统一受理;线上申请人可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进入“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选择对应的服务场景进行全流程网上申报。后台自动分发至相关审批部门业务系统办理,实现申请材料互通共享,证照一次调用,形成“一套材料、单次采集、多方共用”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截至2024年底,昌黎县线上、线下共办理“一件事”事项近500件次。

    据昌黎县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贾超介绍,“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下一步,昌黎县将持续深耕细作“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大力优化“综合受理、分类审批”办事流程,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随地办”等改革创新举措落实落细,通过“改革创新”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让企业和群众尽享政务服务优化红利,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记者:李琦

    通讯员:牛春富高颖伟

    编辑:高春梅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热门文章
article图片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级是什么?怎么查询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级是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企业环保行为赋予的信用标识,反映企业环保成效。查询方式主要有:1.访问生态环境厅官网,输入企业信息即可查询信用等级及报告。2.利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多方信用信息,便捷获取环保信用等级。3.咨询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了解企业环保信用状况。
article图片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旨在提高信用修复效率,优化市场环境。计划到2024年8月底前整合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多部门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联通。到2024年10月底前,相关单位将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实现服务高效统一,压减办理时长和成本,以提升企业获得感。
article图片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助企修复信用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助力多家因未按时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通过指导补报年报和协助申请移出,企业重获“信用牌照”。做到了强化信用监管,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便企利企。
article图片
汉阳法院柔性执行,助企信用修复共赢
汉阳区法院结合评估制度与“五预”机制,妥善处理600万合同纠纷案。法院根据企业自评及需求,将案件定为黄色等级,协调双方给予宽限期。最终,被执行企业主动履行,法院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同时,法院完善信用激励、预警、修复机制,促进涉企案件经济影响最小化,实现共赢。
article图片
青岛税务助力酒店解困,修复信用增发票额度
青岛石广酒店发票额度受限,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查明原因并辅导酒店修复纳税信用等级,成功从D级提升至M级,发票增额申请迅速获批。市南区税务局创新“三步走”工作机制,精准画像纳税人,助力企业重塑信用,3月内修复183户纳税人信用等级,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article图片
合肥市医保局加强信用管理,保障基金安全使用
合肥市医保局强化医保信用管理,出台《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四大类医保基金使用行为主体。强化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并与多部门共享信息。拓展评价结果应用,实施“四挂钩”制度,鼓励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激励信用等级优秀的医药机构,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article图片
运河行政:信用修复高效办,助力企业再出发
沧州运河区行政审批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信用修复”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并提前介入引导修复,已帮助68家企业修复信用。该局致力于以信用服务助力经济发展,为企业恢复信誉,再获“信用牌照”,展现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
article图片
克拉玛依首推“三书送达”助企信用修复
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实施“三书送达”机制,向受罚企业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及《指南》,助企快速修复信用。该举措已惠及400余家企业,完成修复7次。市交通局表示将继续优化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守信氛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护航。
企信最新问答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企业能做信用修复吗?
常见问答125天前回复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惩戒企业可以进行信用修复。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当企业被列入交通运输联合失信名单后,并非永久失去修复信用的可能。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并纠正自身的失信行为,这可能涉及补缴罚款、完成整改要求、弥补受害者损失等。完成这些基础步骤后,企业需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详细的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整改报告、信用修复计划书、相关证明文件等等,若申请材料符合规定,且企业后续表现良好,无新的失信行为,相关部门会综合评估后,即会决定是否允许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恢复其正常的市场经营资格。
农民工工资范畴包括哪些?
常见问答148天前回复
"农民工工资范畴广泛,涵盖了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各项劳动报酬。 首先,基本工资是农民工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价值。 此外,效益工资也是农民工工资的一部分,它根据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 加班工资则是农民工在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外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除了这些基本组成部分,农民工工资还包括各项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以及应扣除的养老金、失业金、医保金、公积金等社会保障费用。 这些补贴和扣除项共同构成了农民工工资的完整范畴。"
农民工包括哪些务工人群?
常见问答148天前回复
农民工的范畴广泛,主要指的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具体而言,这一范畴涵盖了以下几类人群:首先,是那些在沿海城市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他们构成了农民工的主体部分;其次,是在建筑工地上从事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土木工人,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环境相对较差;再者,是运输和物流行业的搬运工,他们从事着货物装卸搬运等体力活;此外,个体工商户中的助手,如餐馆、修车铺中的帮手,以及部分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村女性,也可以归为农民工的范畴。这些人群虽然职业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拥有农村户籍,并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作。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1天前回复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存在的。当企业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用受损后,可以通过一系列合规程序来恢复其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信誉状况。这些程序通常包括纠正失信行为、公开承诺、以及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等。企业信用修复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向失信信息认定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同意后,才能对其失信信息进行相应调整。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删除或修改,而是需要企业付出实际努力,纠正失信行为并恢复信用。因此,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且合法的,但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并遵循相关程序。
征信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1天前回复
征信修复是假的,而之所以传言是真的,主要是因为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了消费者对征信修复知识的缺乏,进行虚假宣传和诈骗。他们通常声称能够删除或修改征信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如逾期、欠款等,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在中国,征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其数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任何未经授权的修改都是不被允许的。此外,根据征信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将予以删除,不存在其他修复方式,因此,从法律和安全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征信修复”往往虚假。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最短公示期是多久?
常见问答163天前回复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的最短公示期是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来确定的。 具体而言,若企业的失信行为被判定为一般失信信息,如涉及一些较为轻微的违规行为,那么其最短公示期通常为3个月。 这意味着,自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计算,相关失信信息将在全国水利监管平台上公示至少3个月。在此期间,企业无法申请提前终止公示,必须等待最短公示期满后才能考虑进行信用修复。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公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企业的失信行为,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
tx
广告语
您的专信通专属顾问
让我们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点我咨询
关闭
icon
icon400-9919069
在线咨询
icon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