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软环境”!长宁做出这些行动
来源:上观新闻
2024年,长宁区生态环境局积极主动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强服务、优审批、严执法、促发展”为目标,着力在审批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坚持指导与帮扶并重,执法与普法并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服务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大家好,我是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队员……”过去一年中,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队员们走进了大家的小屏幕,面向建筑工地、小型医疗机构、汽修企业和新化学物质企业等常见的执法对象,创新推出“我执法我普法”系列普法微视频,结合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通过9期“普法小课堂”视频,执法大队向企业经营者们实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解读最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守法合规经营。“让大家知晓相关法律法规,主动规范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能让生态环境执法更有效率。”执法大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现在来一次就都能办好,省事也省心!”长宁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审批服务的质量,让长宁企业更有获得感。在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上,区生态环境局定期查看辐射安全许可有效期限,并主动与区市场监管局对接,比对辐射安全许可信息与证照信息一致性。如发现辐射安全许可到期、辐射安全许可信息与证照信息不一致等情况,及时告知企业,通过上门服务或电话预约进行现场指导。
为提高企业提交“一网通办”“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平台”的材料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制作了“安全和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依照国家规定程序填报的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登记表”“辐射工作人员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等模板,让企业对照模板逐条逐项如实填报,降低企业申报的差错,提高了辐射许可审批的时效性及规范性。针对业务不懂、不熟、怕麻烦的办事企业,提供“一对一”“手把手”的帮办服务,提供帮企业打印、扫描、上传等服务,确保审批事项“一次办好”。
为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效率,长宁区积极推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在告知承诺事项办理上,持续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完善管理方式,大幅缩短审批时间并简化办事流程,助力环评审批再提速。2024年,“长宁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湿垃圾中转车间建设项目”在提交完符合要求的告知承诺材料后,当即获得了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审批时限由最长30日缩短至1日,大大加快了项目落地的速度。
据介绍,“告知承诺制”审批项目依托“一网通办”承诺制线上管理系统,实现线上提交申请、签署承诺书、公示项目、各事项信息上传。对符合要求的行业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区生态环境局主动向建设单位宣传告知承诺的具体内容和条件,建设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和项目特点选择若干事项开展承诺制或全部事项开展承诺制,申请人自愿申请并经核查后,当即作出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决定,推动承诺件变为即办件。
为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区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分级分类执法和协同联动执法。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信用评价,根据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调整双随机监管频次,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纳入长宁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以非现场检查为主;同时,不断优化完善非现场执法方式,综合运用在线监控系统、走航监测、长宁“慧生态”平台等手段,精准发现问题,推进“不见面”执法,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此外,区生态环境局引导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积极帮助企业完成环境信用修复,重塑良好信用,助力企业诚信经营健康发展。
为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减少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区生态环境局与区级各单位持续开展多事项联合双随机执法,开展长宁区在建工地等联合执法检查,推进长宁区餐饮油烟等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协同参加长宁区餐饮业一体化综合监管等联合检查,通过协同联动执法,提高执法检查实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和“全程服务”转变,区生态环境局将通过多层次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和执法实践,切实优化办事流程,推动审批服务提质增效,提高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以高水平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
资料来源于区生态环境局
撰稿:谭奕茂
编辑:李冰倩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上观号作者: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