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专信通>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白银区深化“信易+”应用,优化营商环境

作者:中宏网| 来源:中宏网|icon573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12-28 15:17:27|更新时间:2024-12-28 15:17:35
zanIcon
71
caiIcon
0
作者:中宏网|icon573人看过
来源:中宏网
发布时间:2024-12-28 15:17:27
更新时间:2024-12-28 15:17:35
摘要:白银区持续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归集共享,强化信用监管机制,开拓“信易+”应用场景,实现“一处受理、一次办成”。通过“信易+审批”、“信易+融资”、“信易+监管”等措施,提升服务效率,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搭平台,实施差异化监管,为诚信市场主体提供便利,优化营商环境。

    原标题:甘肃白银:持续开拓“信易+”应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讯据“白银区新闻”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以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持续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归集共享互用,强化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信用监管机制,深入开拓“信易+”应用场景,不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让企业和群众从以往在企业开办、招标投标等方面需要开证明简化到下载运用“信用中国”出具的专用信用报告,实现“一处受理、一次办成”,切实保护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使信用红利更好地惠及千行百业,真正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信易+审批高效服务更便捷

    白银区全面推行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实施“容缺审批”和“信用承诺”服务机制,畅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让诚信主体享受优先办理、简化手续、容缺受理等便捷审批服务措施,打造“信用越好,审批越快”的营商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目前,已开办设立的市场主体达到3443户,其中有限责任公司981户,个体工商户2331户,其他企业131户。

    信易+融资政银联动更有为

    白银区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深化规范“银税互动”机制建设,依托“甘肃信易贷”平台,通过各项“惠苗”“助苗”“扶苗”“护苗”措施,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搭平台、增便利、降成本,护航中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入驻“信易贷”平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布融资需求7544户,已授信64.19亿元,获贷企业745户94.16亿元,“银税互动”惠及企业963户融资近6.8亿元。

    信易+监管差异检查更高效

    白银区实施“一业一查”跨部门综合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有机融合,推动相关部门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日常监管基本手段和方式,在抽查中全面应用信用分级分类信息,统筹实施差异化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目前,已顺利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53次、单部门抽查51次,信用分级分类抽查占比近80%,涉企行政检查减半,有效规范了检查频次,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白银区已在22个行业领域试行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并形成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同时已在市场监管、税务、消防、住建、金融等12个行业领域开展“信易+”应用场景,为诚信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实现应用场景叠加深化,扩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覆盖面。下一步,白银区将继续探索开拓“信易+”应用,学习借鉴各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亮点,坚持为投资创业者打造“环节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

    编辑:刘雪馨

    审核:王怡然

    指导编辑:韩鹏飞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热门文章
article图片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级是什么?怎么查询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级是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企业环保行为赋予的信用标识,反映企业环保成效。查询方式主要有:1.访问生态环境厅官网,输入企业信息即可查询信用等级及报告。2.利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多方信用信息,便捷获取环保信用等级。3.咨询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了解企业环保信用状况。
article图片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旨在提高信用修复效率,优化市场环境。计划到2024年8月底前整合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多部门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联通。到2024年10月底前,相关单位将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实现服务高效统一,压减办理时长和成本,以提升企业获得感。
article图片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助企修复信用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助力多家因未按时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通过指导补报年报和协助申请移出,企业重获“信用牌照”。做到了强化信用监管,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便企利企。
article图片
汉阳法院柔性执行,助企信用修复共赢
汉阳区法院结合评估制度与“五预”机制,妥善处理600万合同纠纷案。法院根据企业自评及需求,将案件定为黄色等级,协调双方给予宽限期。最终,被执行企业主动履行,法院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同时,法院完善信用激励、预警、修复机制,促进涉企案件经济影响最小化,实现共赢。
article图片
青岛税务助力酒店解困,修复信用增发票额度
青岛石广酒店发票额度受限,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查明原因并辅导酒店修复纳税信用等级,成功从D级提升至M级,发票增额申请迅速获批。市南区税务局创新“三步走”工作机制,精准画像纳税人,助力企业重塑信用,3月内修复183户纳税人信用等级,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article图片
合肥市医保局加强信用管理,保障基金安全使用
合肥市医保局强化医保信用管理,出台《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四大类医保基金使用行为主体。强化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并与多部门共享信息。拓展评价结果应用,实施“四挂钩”制度,鼓励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激励信用等级优秀的医药机构,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article图片
运河行政:信用修复高效办,助力企业再出发
沧州运河区行政审批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信用修复”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并提前介入引导修复,已帮助68家企业修复信用。该局致力于以信用服务助力经济发展,为企业恢复信誉,再获“信用牌照”,展现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
article图片
克拉玛依首推“三书送达”助企信用修复
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实施“三书送达”机制,向受罚企业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及《指南》,助企快速修复信用。该举措已惠及400余家企业,完成修复7次。市交通局表示将继续优化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守信氛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护航。
企信最新问答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企业能做信用修复吗?
常见问答125天前回复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惩戒企业可以进行信用修复。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当企业被列入交通运输联合失信名单后,并非永久失去修复信用的可能。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并纠正自身的失信行为,这可能涉及补缴罚款、完成整改要求、弥补受害者损失等。完成这些基础步骤后,企业需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详细的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整改报告、信用修复计划书、相关证明文件等等,若申请材料符合规定,且企业后续表现良好,无新的失信行为,相关部门会综合评估后,即会决定是否允许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恢复其正常的市场经营资格。
农民工工资范畴包括哪些?
常见问答148天前回复
"农民工工资范畴广泛,涵盖了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各项劳动报酬。 首先,基本工资是农民工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价值。 此外,效益工资也是农民工工资的一部分,它根据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 加班工资则是农民工在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外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除了这些基本组成部分,农民工工资还包括各项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以及应扣除的养老金、失业金、医保金、公积金等社会保障费用。 这些补贴和扣除项共同构成了农民工工资的完整范畴。"
农民工包括哪些务工人群?
常见问答148天前回复
农民工的范畴广泛,主要指的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具体而言,这一范畴涵盖了以下几类人群:首先,是那些在沿海城市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他们构成了农民工的主体部分;其次,是在建筑工地上从事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土木工人,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环境相对较差;再者,是运输和物流行业的搬运工,他们从事着货物装卸搬运等体力活;此外,个体工商户中的助手,如餐馆、修车铺中的帮手,以及部分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村女性,也可以归为农民工的范畴。这些人群虽然职业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拥有农村户籍,并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作。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1天前回复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存在的。当企业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用受损后,可以通过一系列合规程序来恢复其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信誉状况。这些程序通常包括纠正失信行为、公开承诺、以及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等。企业信用修复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向失信信息认定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同意后,才能对其失信信息进行相应调整。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删除或修改,而是需要企业付出实际努力,纠正失信行为并恢复信用。因此,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且合法的,但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并遵循相关程序。
征信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1天前回复
征信修复是假的,而之所以传言是真的,主要是因为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了消费者对征信修复知识的缺乏,进行虚假宣传和诈骗。他们通常声称能够删除或修改征信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如逾期、欠款等,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在中国,征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其数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任何未经授权的修改都是不被允许的。此外,根据征信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将予以删除,不存在其他修复方式,因此,从法律和安全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征信修复”往往虚假。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最短公示期是多久?
常见问答163天前回复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的最短公示期是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来确定的。 具体而言,若企业的失信行为被判定为一般失信信息,如涉及一些较为轻微的违规行为,那么其最短公示期通常为3个月。 这意味着,自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计算,相关失信信息将在全国水利监管平台上公示至少3个月。在此期间,企业无法申请提前终止公示,必须等待最短公示期满后才能考虑进行信用修复。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公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企业的失信行为,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
tx
广告语
您的专信通专属顾问
让我们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点我咨询
关闭
icon
icon400-9919069
在线咨询
icon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