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淮北市深化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改革
来源:安徽经济网
本报讯近年来,淮北市探索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改革,助力市场经营主体重塑信用形象。该市连续4年城市年度平均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位列全国前20位,获评第二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针对失信信息信用修复存在的多头修复、重复修复等问题,设立社会信用服务中心,建立民政、法院、银行等部门(机构)衔接机制,构建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多部门相互协作的信用修复网络体系。
聚焦企业信用修复“无从下手”的困境,制定《信用修复操作指引》,规范信用修复申请书、承诺书、委托书等“一套标准文书”。在市、县(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信用修复服务驿站”,推行事前“入市+告知”、事中“体检+预警”、事后“修复+帮扶”等,提供信用公示、查询、异议、修复等“一站式”服务,推动信用修复由“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
建立失信警示提醒制度,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提示书》“三书同送”工作机制,一次告知失信主体公示平台、期限及申请失信修复政策和路径。今年以来,累计送达“三书”425份,帮助160户经营主体避免失信风险。
修复申请“一口受理”。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设立信用修复专岗,统一受理信用修复申请,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经营异常名录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市场经营主体无需多头申请,变“一事找多窗”为“一窗办多事”。
修复办理“一次办成”。针对企业信用修复存在的“多平台申请”问题,探索建立信用信息修复联动机制,联通“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系统修复功能,打破跨部门信用修复存在的壁垒,实现信用修复数据双向共享、结果互认,由“多头重复修复”为“一次提交办成”,帮助市场经营主体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办理各类信用修复2729件(次)。
此外,提供“信用+承诺+容缺”服务,只需签署《信用修复申请承诺书》,以“一张承诺”替代“一摞材料”。针对情节轻微并已改正失信行为,纳入轻微行政的违法违规行为免予处罚清单,企业在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并做出承诺后,可取消现场核实环节,列入事后随机抽查检查名单,真正让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针对被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将信用修复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发修复“一键帮办”信用管家,提供专人专线跟踪指导服务,实现审核“内部转”、企业“零跑腿”、材料“不见面”。目前,事项申报材料平均减少30%以上,办理时间平均压缩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