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讯据“平凉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平凉市坚持以信用建设为抓手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深化信用数据归集、高效办理信用修复、探索拓展应用场景、狠抓分级分类监管、强化诚信宣传引导等工作举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擦亮诚信平凉“金字招牌”。
一、构建完善体制机制,筑牢信用建设基石
平凉市在市、县两级同步成立了专门的营商环境建设局,该局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要职能,确保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专门化和专业化。通过制定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诚信平凉建设的意见》、《平凉市2024年县(市、区)信用信息工作季度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推进保障机制,构建起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
二、优化平台网站,充实信用数据资源
平凉市对“一网三库一平台N应用”架构进行了完善,投资512万元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建立了信用(平凉)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信用综合服务“总窗口”,新增信用修复、“甘肃信易贷”、“特色产业”等栏目,拓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专项应用,增设信用信息自助打印终端等设备,设置133项服务功能。实现了信用数据库与大数据资源的实时共享交换,归集了市县两级481个部门148类信用信息950多万条,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三、加快信用修复流程,助力企业增信减负
平凉市出台《平凉市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信用修复的范围和责任单位。依托平凉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信用窗口,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简化企业信用修复流程,减少时间和环节。至今,已办理各类信用修复2049件,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
四、强化承诺监管,打造政企诚信共同体
平凉市在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中取得突破,实现了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24小时“即来即办、秒批秒办”。市场主体签订《企业诚信承诺书》10.5万份,归集信用承诺信息108.7万条。出台《平凉市政府合同履约监管实施方案》,市直33个部门签订了《政务诚信承诺书》,全市归集“三类”合同信息1.58万条,严重失信主体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4.8%,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清欠任务全面完成,没有出现政府及其部门严重失信的问题。
五、丰富信用应用场景,提升惠民便企便利度
平凉市积极推广“甘肃信易贷”平台,注册企业占市场主体总量的33.6%,累计发放贷款105亿元。推出了针对当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特色信贷产品,并在旅游、就医方面对“信用中国(甘肃平凉)”网站公示的“红榜”个人、获得“感动平凉人物”“平凉好人”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及集体成员均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积极探索推广“信用+”农产品、生态环保、和美乡村等场景应用,扩围信用“应用圈”惠及更多守信主体,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知信守信的社会氛围
平凉市开展了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发放调查问卷235份,收集意见建议81条。利用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多部门开展诚信守法宣传活动,将第三季度定为“信用宣传季”,并在兰州大学举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对相关领导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业务主办组织进行培训。举行营商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开展《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七进”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
编辑:刘雪馨
审核:王怡然
指导编辑:韩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