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山区交通运输局:服务企业信用修复助力构建信用环境
来源: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邹春霞通讯员王超)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奖惩机制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信用修复则是信用奖惩的重要补充,也是社会信用体系提升闭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推进福山区“信用交通县”试点创建工作,结合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的“福山区市场主体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攻坚年”活动,福山区交通运输开展信用修复系列工作,引导相关企业主动进行信用修复,重塑良好信用环境。
落实“双书同达”,彰显执法温度。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学习信用修复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涉企行政执法中积极推广“双书同达”,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告知企业失信后果以及申请信用修复的条件、途径、所需材料等事项,引导企业主动进行信用修复,避免“临时抱佛脚”造成损失。
打通联动渠道,提升服务力度。为加强市场主体在跨部门信用修复过程中所需的交换共享,福山区交通运输局同区发展和改革局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及时向企业传达高频失信信息并向区发展和改革局反馈修复进度,对提醒的已满公示期且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通过约谈、提醒、现场指导、电话联系等途径,及时督促完成处罚数据修复,实现跨部门资源信息共享、工作统筹一致,助力市场主体完成修复工作。
开展修复培训,扩展宣传宽度。组织全区90余家客运、货运、维修、驾培、网约车企业负责人开展公益性信用知识和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会,会上集中观看了《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公益宣传片,邀请区发展和改革局同志重点围绕信用修复进行细致全面讲解并现场操作演示,激励企业树牢信用意识,推动构建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信用修复体系。
坚持“回头看”,筑牢修复效度。紧跟“福山区市场主体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攻坚年”活动步伐,持续开展信用修复“回头看”,进一步巩固修复成果,避免陷入“修复—失信—再修复”恶性循环,全力打造一流信用环境,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发展共赢。
福山区开展信用修复系列工作以来,企业对相关政策知晓度和认同感不断增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良好成效。
消除不良影响,助力企业减负增信。结合日常执法和走访企业等活动,今年以来,福山区交通运输局累计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89份,帮扶6家存在高频失信行为企业和两批市场主体共完成298条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组织147家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解答涉企信用修复咨询50余次,发放诚信经营倡议书200余份,执法宣传300多人次,有效提升行业失信治理效能,帮助失信企业重建和恢复与社会公众、监管部门、交易对手之间的信任关系。
提高主动修复意识,确保企业行稳致远。以诚信建设万里行、信用交通宣传月为契机,深入辖区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座谈,“之前我们对失信行为并不在意,但在今年因行政处罚记录没有消除而无法参与招投标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交通局帮助下完成信用修复。”福山区某物流公司负责人在座谈中提到。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制度日益完善,企业在参与招标投标、争取资金及税收优惠等活动中发生办理受限时,逐步体会到良好的信用对于企业或公司经营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规范经营,避免处罚,并积极重建和恢复与社会公众、监管部门、交易对手之间的信任关系。
责编:邹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