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沂法院护企、暖企、惠企、助企不负“企”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琅琊新闻网
琅琊新闻网讯12月2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兰陵县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市法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通报了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中通过“护企、暖企、惠企、助企”等多维度助力企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就如何破解执行难、打击拒执罪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善意文明执行“护企”。全市法院制定了《关于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工作指引》,并开展了“涉企”信访专项治理。同时,就企业特殊账户、专用账户标识问题向市人民银行提出司法建议,确保执行措施的精准性。这些措施既克服了消极执行,又避免了过度执行,彰显了执行工作的“温度”。例如,在处理房贷、车贷案件时,全市法院努力促成执行和解,尽量避免直接处置案涉房产、车辆,以保障被执行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企业信用修复“暖企”。全市法院开展了失信主体集中清理行动,对符合条件的失信被执行人依法删除或屏蔽。同时,设立信用修复窗口,及时办理当事人信用修复事项,并在“信用中国(山东临沂)”网站设立相关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指引。此外,全市法院还落实失信惩戒宽限期制度,试行信用分级惩戒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修复失信主体53306个,实现了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企业数量和占全市注册企业数量比重连续两年下降,有力促进了全市信用综合评价水平的提升。
企业账款清理“惠企”。全市法院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执行行动,特别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案件,优先受理、优先执行。同时,建立解决拖欠企业账款“府院联动”机制,与市信用办建立联合督办机制,全力攻坚克难。1-11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案件275件,已执结174件,执行到位金额9036.46万元。
市场主体出清“助企”。全市法院制定了《“执破融合”案件办理规范》,并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执破融合”领导小组,建立专门办案团队,全面启动“执破融合”工作。通过破产和解、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方式,成功盘活了一批资不抵债的企业,有效化解了执行案件的债务问题。
此外,全市法院还开展了更大力度、更大规模、更加频繁的“沂蒙风暴”集中执行行动,累计开展集中执行行动1316次,出动干警22446人次,拘传8837人次,拘留2560人次,打出了执行“组合拳”。进入第四季度,又部署开展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之“百日执行攻坚”专项行动,决战100天,切实把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关链接
全市法院:多措并举破解执行难打击拒执罪成效显著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上持续发力,通过推行交叉执行、执破融合、终本清仓、执前化解4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交叉执行案件1102件,其中752件取得实质性进展,执行到位金额达1.91亿元。交叉执行有效解决了不当干预、消极执行等难题,案件数量及实质进展率均居全省首位。同时,执破融合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执转破”机制,全市已甄别提起86件案件,破产立案52件,结案27件,帮助“失能”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在终本清仓方面,全市法院对“终本库”案件逐一核查,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案件依法“出清”。截至目前,已从“终本库”出清案件38480件,出清数量同样位居全省前列。此外,执前化解机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体化、全流程解决执行难,推动解决执行难关口前移,促进了生效裁判的自动履行。在打击拒执罪方面。全市法院高度重视打击拒执犯罪工作,联合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共同构建拒执罪联动机制。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以涉嫌拒执罪向公安机关移送1090人,其中332人在公安机关侦察期间主动履行义务,64人被提起公诉,106人提起自诉,70人被作出有罪判决。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全市法院将进一步加大打击拒执犯罪的力度,将组织刑事、执行法官开展专题学习,加强宣传力度,规范执行办案,优化办案机制,确保司法解释得到深入贯彻执行。
兰陵法院践行便民服务承诺为中小企业回笼资金超7100万元
兰陵法院作为全市法院系统的优秀代表,在执行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兰陵法院以打造“十度执行”特色品牌为引领,通过规范实施制度、强化措施硬度、彰显关怀温度、注重方法维度、确保队伍净度等措施,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兰陵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1556件,结案9019件,执行完毕率32.76%,标的到位率51.47%,终本率13.32%,终本清仓2013件,核心指标均处于或优于合理区间。同时,兰陵法院还积极践行便民服务承诺,为中小企业回笼资金7100余万元,帮助47家企业恢复生产经营,赢得了广泛赞誉。
临报融媒记者邵泽玺通讯员陈学亮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