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宾市屏山县多维度筑牢信用基石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年来,宜宾市屏山县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聚焦政策机制、信用平台、评价监管、修复机制等五个方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政策机制:完善法规保障,强化执行落实
以《四川省社会信用条例》《中办、国办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等为指引,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印发《屏山县县级“双公示”信息目录》《屏山县县级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清晰界定了信用信息公示内容和管理规范。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七项行政权力信息数据“双公示”制度和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信用信息归集修正、通报机制,构建全县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信用应用筑牢制度和数据根基,保障信用建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二、信用平台:多部门协同共建,数据支撑发展
建立以“信用中国(四川宜宾)”平台为主导,市场监管、税务、环保、住建、水利、交通、应急、人社等多元补充的信用平台,全面实现对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和信用管理。截至目前,全县通过信用中国(四川宜宾)平台累计归集行政许可10250条,行政处罚1544条,行政强制2条、行政确认4条、行政监督82条,信用承诺1472条,水费、燃气费信息2498条,归集企业荣誉表彰信息249条。为屏山县担保风险金企业白名单、优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年度农业品牌示范创建、“乡村振兴贷”产品白名单等提供信用应用查询服务。在普惠金融领域,积极动员组织超300家小微企业充分在“天府信用通(宜宾站)”“信易贷”平台注册,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获得了急需的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
三、评价监管:聚焦重点领域,分级分类实施
在住建、交通、水利、市场监管、税务、环保等重点领域,全面落实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模式。例如,税务部门对四川龙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纳税信用等级A级,在办理税务业务时,不仅可以享受绿色通道服务,还能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咨询指导。这种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的差异化监管模式,有效激励了企业重视自身信用建设,同时也使监管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了各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修复机制:“一件事”办理,助力企业重生
针对部分企业在受到行政处罚后,急需修复信用以恢复经营活力的需求。屏山县积极响应,根据省市要求建立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机制,全面实现企业信用修复一次办和在线办。该机制简化了修复手续,企业无需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今年以来,全县共有5家企业在信用修复“一件事”机制的助力下成功完成信用修复,及时消除了市场影响,实现经营状况逐渐好转。这一机制有效完善了本县信用体系建设的闭环,为信用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供稿:屏山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