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都法院:善意执行助力宁都这家“欢乐园”脱困重生
来源:宁都县人民法院
“赣州市中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长木坑的所有游览娱乐项目恢复经营后,其经营收入由宁都县人民法院依法扣押,自2025年起按半年一次依法分配给相关申请执行人,直至还清全部债务。任何人不得以讨债等理由非法阻挠公司经营,确有未尽之民事纠纷,可与宁都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咨询……”
近日,经过宁都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组织该公司负责人及众多申请执行人协商后,在“长木欢乐园”门前张贴了上述内容的《通告》。目前,关停多年之久的“长木欢乐园”正在恢复营业。
企业存活遇考验,“欢乐园”苦不堪言
2020年以来,赣州中萍旅游公司及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邓某因资金链断裂,陆续产生建设工程合同、民间借贷等大量债权纠纷,继而引发公司内部股权、银行贷款合同等次生纠纷。一边是短期无法偿还的民间借款成诉,导致银行无法继续提供贷款进而演变为公司资金断链,一边是疫情和经济下行大环境的影响,导致投资项目无法有效变现。
面对数十起的诉讼案件,每逢节假日,债权人便纷纷上门催收。受此影响,该“欢乐园”已无法正常经营,同时因债务越拖越久,逐渐陷入了负债越来越重的恶性循环。
执行惩戒非目的,善意文明是根本
“我的公司现在无法正常运营,收不到钱,现在也无没法偿还所欠的债务”,2024年10月21日,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邓某在面对执行法官时说道。
如何化解难以执行到位的硬骨头,考验着执行法官的执行智慧。针对这起市场主体涉诉案件,采用常规的执行措施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必须探索更为有效的办法,执行团队经过多次研判,就如何化解该企业的系列案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简单地“一拘了之”不是目的,对中萍旅游公司的剩余资产进行拍卖,则债权人既要垫付数十万的评估费、拍卖费,还要面对较大可能的流拍风险。如何实现债权债务人双方利益最大化、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充分激活市场主体生命力是本次执行的关键。
千方百计寻出路,“放水养鱼”破僵局
企业有没有“生”的价值,市场最有发言权。就当下来看,邓某强烈希望可以恢复“欢乐园”项目的经营,如能加强运营管理,该公司及控股股东共涉及的500余万元债务问题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假以时日应当能够化解。
宁都法院认为,如中萍旅游公司不能恢复经营,可能导致诉讼越来越多,资不抵债恶性循环,企业将最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资产折现率将受到极大影响,最终损害的还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如允许公司继续经营,给企业予信用修复,对公司资产灵活采用“活封”措施,既能有效维护债权人合法利益,又能保障企业持续经营发展,最大限度的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为此,宁都法院执行法官组织了所有执行案件债权人进行充分有效的协商,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全体债权人均认可了宁都法院“放水养鱼”解决办法。
通过“放水养鱼”柔性措施,在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的同时,给予其“造血”机会,缩小实际惩戒面,做到了妥善把握执行时机、讲究执行策略、注重执行方法,最大限度兼顾各方利益,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下一步,宁都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持续兑现优化营商环境承诺,以更实更优的司法举措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