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榆林:市场监管“组合拳”打出发展新活力
来源:三秦都市报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刘美)从质量奖励激励的突破,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从智慧监管的推进,到民生服务的优化。近年来,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以一系列创新举措,书写着质量强市的新篇章。
质量强市激发企业活力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石。2024年,榆林市在全省质量督查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列A级等次,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榆林市市场监管局的不懈努力。
“我们积极推动将500万元质量强市建设资金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并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榆林市质量强市奖补资金实施细则》,为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周东阳介绍道。为了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全市质量水平,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推动质量奖励激励政策的实施。制定了《榆林市质量奖评价认定标准》,对推进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质量引领能力、计量质量支撑能力、认证及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政府质量奖励激励等五大领域17个方面给予了一次性资金扶持。并组织开展政府质量奖培育梯队建设工作,为启动首届“榆林市质量奖”认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榆林市的企业纷纷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其中,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荣获了“第十届陕西质量奖提名奖”,成为榆林市质量提升的典范。该公司通过实施“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的“三品建设”规划,制定《品牌建设发展战略》及“11233”煤质管理体系,让“柠化一号”的品牌价值高达100.15亿元,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我们始终坚持‘保煤质就是保市场、保效益、保发展’的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知识产权保护护航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障。”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艾龙在谈到知识产权保护时表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同样下足了功夫。该局出台了《榆林市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实施细则》,从鼓励高质量创造、促进转化运用、强化高水平保护、优化服务供给四个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成立了榆林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和榆林市专利侵权行政裁决委员会,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高效、公正的解决途径。”艾龙介绍道。同时,该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榆林市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全面提升了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水平。
2024年8月30日,榆林市“秦创原”高价值专利转移转化大赛(决赛)成功举办。该赛事由榆林市市场监管局主办,榆林学院承办,共征集了32个参赛项目。
经过激烈角逐,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的“酚类化合物分离技术及高附加值下游产品开发”项目荣获一等奖。
“高价值专利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可以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带来商业机会和增加企业价值,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次大赛不仅展示了榆林市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的成果,还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高价值专利的转移转化。”艾龙表示。
信用修复助力企业重生
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信用修复是帮助企业重生的关键。为了帮助企业纠正失信行为,重塑信用形象,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性地建立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
2024年9月,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增加了信用修复告知内容。这一举措意味着,当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后,市场监管部门会主动告知企业信用修复的政策、条件和程序,引导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申请信用修复。
2024年9月27日,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了关于陕西某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处罚决定。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局在行政处罚决定书最后增加了信用修复告知内容,向企业详细说明了违法行为带来的影响以及信用修复的方法。这一举措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帮助其尽快恢复信用,重新获得市场认可。
此外,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失信企业积极修复信用。该局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用修复信息的及时推送和共享,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用修复服务。
智慧监管提升服务效能
“智慧监管是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尤文欣在谈到智慧监管时说道,“我们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市场监管建设的通知》,开展了‘智慧电梯监管平台’和‘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一网统管’的智慧市场监管新路径。”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构建了电梯安全事前预警、事中响应和事后追溯的智慧监管机制,有效提升了电梯安全监管水平。目前,该局已经接入了榆林城区1000台试点电梯物联网设备,实现了电梯运行的实时监控和故障事件的自动监测预警。
在气瓶安全监管方面,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样下足了功夫。该局建设了气瓶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气瓶登记、检验、充装、使用、报废、监管全链条质量安全追溯和实时动态监管。这一举措有效防范了气瓶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生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开展市场监管领域三年行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放心,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制定《榆林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从业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7)》,从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建设专业化监管队伍,到提高智慧监管效能、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该局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高质量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新建了5项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填补了榆林市能源计量、双碳计量量传标准空白。开展了榆林地方特色食品系列标准建设工作,将荞麦碗托、黄米糕、干炉、馃馅、糜谷稠酒、糖棋子加工技术规程列入地方标准制定计划,助力地方特色产品“走出去”。
此外,该局还践行为民办实事,推行“手机变砝码”服务活动,帮助消费者识别电子计价秤的作弊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置了35个长期服务点,开展常态化宣传服务,深入党政机关服务63次,乡镇市场服务71个点,面对面服务人次达154862人次,完成手机变砝码贴标154554贴。
在消费维权方面,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了消费维权“四团三站”建设,成立了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益诉讼与法律援助(榆林)工作站,建立了榆林市首个汽车行业消费维权服务站。通过专业律师在线咨询,帮助消费者理性维权、依法维权。同时,该局还深化了消费投诉举报数据分析运用,发布月消费投诉数据分析报告,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发布消费提示,实施提前介入,加大重点企业行政指导约谈,促进企业诚信自律。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以不懈的努力,编织着一张覆盖全城的安全与信任网络。这些扎实有效的行动,不仅提升了榆林的城市品质,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榆林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市场监管带来的实惠与安心。
(编辑: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