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专信通>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法治服务促发展

作者:光明日报| 来源:光明日报|icon830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10-14 11:23:07|更新时间:2024-10-14 11:29:54
zanIcon
72
caiIcon
0
作者:光明日报|icon830人看过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14 11:23:07
更新时间:2024-10-14 11:29:54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机盎然,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地市政法机关探索法治服务新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高效解决企业难题,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对外开放等提供优质法治服务,促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广西:法治护航民营企业向海图强

    来源:光明日报

 

 

    码头货轮络绎靠岸,运输车辆来回穿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企业车间,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工人忙碌有序……近日,记者走进广西临海工业区,眼前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充分展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地市政法机关探索法治服务新方式、新途径,为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对外开放等提供优质法治服务,助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企业恢复生产以后,我们信心十足,充满了干劲!”广西北海星石新能源材料公司法务部主任常亮告诉记者,工厂目前已经启动了2个活化炉,等工厂的6个活化炉全部启动,他们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椰壳活性炭工厂。常亮介绍,2021年至2022年,因原材料进口受阻,资金链断裂,企业一度深陷债务泥潭。

    “民营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关注、服务的重点对象。”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张均佑说。

    “产品有出路,企业有技术,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们不能简单一冻了之、一拍了之。”张均佑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分析研判、反复沟通、集思广益,一个兼顾多方利益的执行方案应运而生——“活封活扣+执行完毕+执行和解+信用修复+融资投入+复工复产”。

    北海中院从法理、情理角度反复与债权人进行沟通,提出“放水养鱼”,让公司恢复生产经营,以便于清偿债务的双赢方案,力促公司与债权人实现和解,分期履行,债权人撤回了执行申请。

    公司复工复产后,出口销售全面恢复。如今,公司尚有近百吨黄金炭出口订单正在倒排工期、抓紧生产,后续订单也在陆续洽谈中。

    服务有速度显温度

    前不久,一起因船舶抵押合同纠纷引发的诉前保全案,在北海引发关注。双方当事人均为外国企业,案涉船舶吨位大,诉讼标的高。申请人基于对中国海事司法的信任,选择在北海申请扣押船舶。北海海事法院受理人员自愿牺牲假期,高效办理了解扣手续,9天内顺利化解1800万美元纠纷,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赞誉。

    近日,北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接到广西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北海分公司的紧急求助称,其公司代理的外籍船舶从菲律宾到北海市铁山港卸货,由于停泊时间较短,货船上有4名外籍船员急需从北海出境回国。

    出入境管理支队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马上办”绿色通道,安排民警紧急受理外籍船员的签证申请材料,同时协调工作人员在审核、审批、制证等环节加班加点迅速完成,仅用半天时间,就把4本外籍船员的签证发放到企业手中,为外籍商船节约了50余万元码头停泊费用。

    根据需求,出入境部门为其定制了办理过境船员签证由最长7个工作日办结提升为“当天约、当天办、当天取”。今年以来,已为该企业办理外籍船员过境签证8批次32人,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北海市合浦工业园区内有108家企业,年生产总值达32亿元,是合浦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北海市检察机关按照部署,积极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企犯罪,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难题,通过监督、服务、治理等方式,提升涉企案件办案质效,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期,钦州港法庭收到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该案中的原告湖北某设备公司因存在故意拖延举证时间、浪费司法资源的情况或将面临处罚。

    负责该案的钦州港法庭庭长梁秋媚在详细了解案情后,为减轻企业诉累、节约司法资源,决定对案件进行调解。在法官的主持下,经过释法说理,引导双方对调解方案不断调整修改,最终,广西某建筑公司一次性向钦州港某公司申请支付工程款45万元。

    “每一个涉企案件都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试金石。钦州港法庭始终坚持以实质性化解纠纷为目标,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梁秋媚说。

    (本报记者王瑾雯周仕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热门文章
article图片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级是什么?怎么查询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级是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企业环保行为赋予的信用标识,反映企业环保成效。查询方式主要有:1.访问生态环境厅官网,输入企业信息即可查询信用等级及报告。2.利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多方信用信息,便捷获取环保信用等级。3.咨询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了解企业环保信用状况。
article图片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旨在提高信用修复效率,优化市场环境。计划到2024年8月底前整合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多部门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联通。到2024年10月底前,相关单位将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实现服务高效统一,压减办理时长和成本,以提升企业获得感。
article图片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助企修复信用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助力多家因未按时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通过指导补报年报和协助申请移出,企业重获“信用牌照”。做到了强化信用监管,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便企利企。
article图片
汉阳法院柔性执行,助企信用修复共赢
汉阳区法院结合评估制度与“五预”机制,妥善处理600万合同纠纷案。法院根据企业自评及需求,将案件定为黄色等级,协调双方给予宽限期。最终,被执行企业主动履行,法院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同时,法院完善信用激励、预警、修复机制,促进涉企案件经济影响最小化,实现共赢。
article图片
青岛税务助力酒店解困,修复信用增发票额度
青岛石广酒店发票额度受限,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查明原因并辅导酒店修复纳税信用等级,成功从D级提升至M级,发票增额申请迅速获批。市南区税务局创新“三步走”工作机制,精准画像纳税人,助力企业重塑信用,3月内修复183户纳税人信用等级,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article图片
合肥市医保局加强信用管理,保障基金安全使用
合肥市医保局强化医保信用管理,出台《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四大类医保基金使用行为主体。强化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并与多部门共享信息。拓展评价结果应用,实施“四挂钩”制度,鼓励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激励信用等级优秀的医药机构,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article图片
运河行政:信用修复高效办,助力企业再出发
沧州运河区行政审批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信用修复”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并提前介入引导修复,已帮助68家企业修复信用。该局致力于以信用服务助力经济发展,为企业恢复信誉,再获“信用牌照”,展现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
article图片
克拉玛依首推“三书送达”助企信用修复
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实施“三书送达”机制,向受罚企业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及《指南》,助企快速修复信用。该举措已惠及400余家企业,完成修复7次。市交通局表示将继续优化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守信氛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护航。
企信最新问答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企业能做信用修复吗?
常见问答126天前回复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惩戒企业可以进行信用修复。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当企业被列入交通运输联合失信名单后,并非永久失去修复信用的可能。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并纠正自身的失信行为,这可能涉及补缴罚款、完成整改要求、弥补受害者损失等。完成这些基础步骤后,企业需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详细的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整改报告、信用修复计划书、相关证明文件等等,若申请材料符合规定,且企业后续表现良好,无新的失信行为,相关部门会综合评估后,即会决定是否允许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恢复其正常的市场经营资格。
农民工工资范畴包括哪些?
常见问答149天前回复
"农民工工资范畴广泛,涵盖了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各项劳动报酬。 首先,基本工资是农民工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价值。 此外,效益工资也是农民工工资的一部分,它根据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 加班工资则是农民工在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外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除了这些基本组成部分,农民工工资还包括各项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以及应扣除的养老金、失业金、医保金、公积金等社会保障费用。 这些补贴和扣除项共同构成了农民工工资的完整范畴。"
农民工包括哪些务工人群?
常见问答149天前回复
农民工的范畴广泛,主要指的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具体而言,这一范畴涵盖了以下几类人群:首先,是那些在沿海城市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他们构成了农民工的主体部分;其次,是在建筑工地上从事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土木工人,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环境相对较差;再者,是运输和物流行业的搬运工,他们从事着货物装卸搬运等体力活;此外,个体工商户中的助手,如餐馆、修车铺中的帮手,以及部分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村女性,也可以归为农民工的范畴。这些人群虽然职业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拥有农村户籍,并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作。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2天前回复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存在的。当企业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用受损后,可以通过一系列合规程序来恢复其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信誉状况。这些程序通常包括纠正失信行为、公开承诺、以及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等。企业信用修复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向失信信息认定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同意后,才能对其失信信息进行相应调整。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删除或修改,而是需要企业付出实际努力,纠正失信行为并恢复信用。因此,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且合法的,但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并遵循相关程序。
征信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2天前回复
征信修复是假的,而之所以传言是真的,主要是因为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了消费者对征信修复知识的缺乏,进行虚假宣传和诈骗。他们通常声称能够删除或修改征信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如逾期、欠款等,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在中国,征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其数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任何未经授权的修改都是不被允许的。此外,根据征信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将予以删除,不存在其他修复方式,因此,从法律和安全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征信修复”往往虚假。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最短公示期是多久?
常见问答163天前回复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的最短公示期是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来确定的。 具体而言,若企业的失信行为被判定为一般失信信息,如涉及一些较为轻微的违规行为,那么其最短公示期通常为3个月。 这意味着,自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计算,相关失信信息将在全国水利监管平台上公示至少3个月。在此期间,企业无法申请提前终止公示,必须等待最短公示期满后才能考虑进行信用修复。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公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企业的失信行为,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
tx
广告语
您的专信通专属顾问
让我们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点我咨询
关闭
icon
icon400-9919069
在线咨询
icon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