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诚信锡林郭勒丨二连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步走”高质量推进信用修复工作
来源:内蒙古掌上12348
二连浩特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步走”高质量推进
信用修复工作
诚信建设工程开展以来,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事前主动告知、事中修复服务、事后重塑信用等环节,进一步优化创新,大力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切实帮扶经营主体渡难关、复元气。
第一步强意识。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向市场主体宣传《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经营者法治意识,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让市场主体认识到一旦产生失信行为,将在金融融资、参与工程招投标、参与政府采购等方面受限,受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第二步畅渠道。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在市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设置信用修复专栏,发布信用修复指南,明确信用修复流程和申请所需材料,推进信用修复程序化便利化。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向受理模式,拓展线上线下信用修复双渠道,开通线上信用修复申请功能,支持信用修复“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会同发改部门,探索建立信用信息修复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一口申请、两网修复”。
第三步提效能。创设便捷办理。对未按照规定及时年报、未公示即时信息而列异的修复申请,经综合业务系统或公示系统查询核实已纠正的,即申即办。对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失联而列异的修复申请,经实地检查核实,通过变更登记或原登记住所(经营场所)可重新取得联系的,予以办理。灵活采取网上核实、书面核实、实地核实等方式,对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等情况进行核实;压缩办结时限。围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信用修复,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比原先法定办理时间平均压缩48%。同时,对符合条件失信信息,推动实现到期免申自动修复。开展“两书同送”。明确要求场监管部门执法办案机构建立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落实“一处罚一告知”,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一并送达《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第一时间将惩戒情况和信用修复政策告知当事经营主体,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成本。
第四步重引导。指导信用修复的同时,加强对经营者诚信守法教育,提高企业诚信自律意识。通过开展电话提醒、网上公布等一系列活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广泛公示宣传。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官网官微以及面向经营主体服务的平台载体,广泛公示信用修复的条件、文书、途径、程序和咨询电话等信息,并加强信用修复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宣传和解读,提高经营主体对信用修复知晓率。今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专题宣讲6场次,送法进企业宣传500余户;建立信用台账。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二连市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分类建立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行政处罚当事人名册等失信经营主体名录库,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提醒符合修复条件的当事人及时申请信用修复。
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市市场监管部门共为464户市场主体提供网上信用修复帮办业务,其中修复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37条、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名录信息408条,修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条,修复各类市场主体行政处罚信息17条,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