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执法+心服务助力信用修复更便捷
来源:合肥市交通运输局
一、基本情况
交通运输企业因其所属车辆、船舶等营运载体较多,经营区域辐射全国,易受到各地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产生大量的失信信息,高频失信企业占全市90%以上,给信用修复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开展“信用助企行”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合肥市进一步加强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若干措施》《安徽省交通运输执法回访制度(试行)》等文件精神,大力弘扬交通运输行业诚信文化,持续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市场经营环境,合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结合自身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特点,坚持执法和服务并重,创新实行“新执法+心服务”模式,运用“三书同达”和执法回访等工作方式,积极宣传诚信经营理念,帮助企业主动完成信用修复,消除合规经营障碍,推动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经验做法
(一)推进“三书同达”全覆盖。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严格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合规建设提示书》“三书同达”制度,利用入企推介、视频教学和窗口告知等渠道,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手把手、面对面帮助企业及时高效的进行信用修复,通过合规建设提示引导企业主动建立合规管理制度和信用修复制度,确保企业信用信息及时修复,督促企业诚信合法经营。
(二)坚持“执法回访”强闭环。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依据《安徽省交通运输执法回访制度(试行)》的有关要求,采取“两聚焦”“三结合”方式,针对重点被处罚企业开展执法回访工作,落实失信惩戒和合规指导闭环实施。通过印发《信用修复流程指引及缴费凭证下载说明》宣传手册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详细指导,协助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交通运输企业“一站式”完成信用修复各项工作,助力企业恢复良好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激发“信用管理”真活力
按照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要求,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对行政处罚较多的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约谈,并结合企业提出的经营问题和合理需求,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多轮次和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对因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被吊销证件的人员与车辆,与窗口协同实施了限制一定期限内办理相关证件的失信惩戒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对“信用管理”的认识,更好营造“信用有价、守信有益”的社会氛围。
三、应用成效
通过“新执法+心服务”模式引导行政相对人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共向139家被处罚市场主体送达“三书”共501份。提出合规建议近1000条,对77家企业开展执法回访工作585次,重点回访企业回访率100%,全市198家高频失信企业已有72家退出治理名单。印制并发放《信用修复流程指引及缴费凭证下载说明》等宣传印刷品10000余份。通过“一站式”热线电话,为满足修复条件的企业高效解决信用修复问题20余次。
四、复制推广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通过拍摄信用修复指导宣传片、印制宣传单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全面推广“三书同达”、执法回访工作,行政执法的同时提供全面合规化建议,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诚信经营。“三书同达”实现了对企业“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合规指导”的“全链条”闭环执法和管理机制,诠释了“执法+服务”的交通执法新模式,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坚持执法刚性原则的同时,更加体现执法的柔性,有力提升了执法效能,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了执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