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诚信建设】强化司法惩戒助推诚信建设
来源:土左旗人民法院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基石,更是社会和谐与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为落实好生效法律文书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将“一纸判决”变为“真金白银”,土默特左旗人民法院紧紧围绕“诚信建设提升年”工作大局,以法治之力,夯实信仰之基。
强化执行攻坚兑现胜诉权益
我院执行局不断完善“立审执破”一体化工作机制,落实《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强化执源治理推进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协调运行实施办法》,积极开展“雷霆执行·2024”专项行动,截止2024年7月,共开展专项行动15次,出动干警68人次,法警40人次,共执行到位3.49亿元。同时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一方面加强线上+线下查控,完善网络执行查控,推动网络司法拍卖,利用网络让申请人的权利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加强执行联动,构建联动执行常态化机制,加强与“兄弟”法院协作联系;推动落实《关于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意见》,加强与工信部门、公安机关沟通协作,加大对逃避执行、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查找及控制力度;加强与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沟通协作,提高案件办理、房产查控效率。2024年通过事项委托平台协助外地法院办理执行案件195件。
强化失信惩戒维护司法权威
对于“一赖到底”的被执行人,通过灵活运用失信、限高、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结合执行和解定分止争,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今年以来,我院积极推进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工作,发布失信自然人114件,法人及其他组织7件,发布悬赏公告4人次;限制高消费自然人1047件,法人及其他组织179件。严厉打击“老赖”行为,采取拒传措施149人、拘留7人、加大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力度,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加强协作,形成公检法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合力,移送拒执罪案件3件,多措并举督促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强化信用修复自觉遵守诚信
信用修复机制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提升闭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院执行局不断健全信用修复机制,规范信用修复的范围、途径、流程等,准确区分和把握采取纳入失信名单及限制消费措施的适用条件,对符合失信屏蔽或解除限消措施情形的,及时采取屏蔽或解除举措,保障失信行为主体合法权益;对已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分类施策、精准修复,鼓励涉诉企业主动纠错、重塑信用。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了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强化诚信宣传营造守信氛围
诚信宣传是营造全社会诚信氛围的重要补充。我院综合办公室延伸司法职能,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线下通过设置宣传横幅、展板,制作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开展内容丰富的诚信宣传活动4次,发放各类诚信宣传手册300余份,并进行现场答疑80余人次。线上加强媒体平台宣传,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官方媒体开设诚信建设专栏,推送、播放诚信建设典型案例、宣传标语等;在诉讼服务大厅LED电子屏滚动播放诚信建设宣传视频、动漫等,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诚信意识,营造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土默特左旗人民法院将更加坚定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迈上诚信建设新台阶,进一步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推进诚信建设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努力把司法公信体系建设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为土左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