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六个强化”提升司法公信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来源:正北方网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自治区党委将2024年确定为“诚信建设提升年”,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聚焦“公平正义”,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将提升司法公信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以“六个强化”为抓手,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多措并举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全力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按照上级法院及旗委安排部署,成立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司法公信领域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召开诚信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部署工作任务。分解各部门工作任务,细化各项指标,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
二是强化案件质量,提升审执质效。聚焦审判执行第一要务,以“蒙马奔腾5.0版”指标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办案质效考评体系,持续优化审判执行工作举措。完善“党组统筹领导、审管办研判督促、各业务部门动态研判、承办人高效结案”的审判管理体系。通过审判质效推进会调度,定期通报、督促落实等方式及时对各部门案件监督提醒,推进“立、审、执”工作协调机制高效运行。全面落实判后答疑和院庭长案件阅核制度,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用足用好法答网、案例库,推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切实提升案件质效。
三是强化立案审查,防范虚假诉讼。在诉讼服务中心张贴诚信建设标语及《虚假诉讼风险告知书》,立案环节加强案件材料审核和诉讼风险告知,向当事人明确告知虚假诉讼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签署承诺书,引导当事人自觉维护社会诚信和诉讼秩序。在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加大审查力度,严把证据事实“第一道关口”,及时清查虚假诉讼行为,防范虚假诉讼,确保诉讼全流程合法诚信。
四是强化失信惩戒,维护司法威严。发挥惩戒失信主体职能,积极推进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工作,持续推进和防范化解市场主体严重失信行为。今年以来,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41人次,拘传287人、限制高消费227人次,对有财产拒不履行的重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列入“黑名单”曝光,多措并举督促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执行威慑力。
五是强化执行联动提升执行质效。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线上+线下查控,全方位查控被申请人名下财产。同时加强与工信部门、公安机关沟通协作,争取利用工信部门、公安机关网络协助查人找物,加大对逃避执行、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查找及控制力度。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沟通协作,提高案件办理、房产查控效率。加大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力度,由旗委政法委协调,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加强协作,形成公检法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合力。推动以保促执,加大财产保全力度,鼓励和支持当事人在诉讼阶段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六是强化诚信宣传,营造诚信氛围。加强诚信建设专题线上+线宣传力度。线下通过设置宣传横幅、展板,发放诚信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开展内容丰富的诚信宣传活动2次,共发放各类诚信宣传手册300余份,并进行现场答疑80余人次。聚焦群众关切的个人征信、失信执行问题,结合本院执行失信典型案例,讲解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后果及信用修复方式,引导广大群众树牢“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线上加强媒体平台宣传,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官方媒体开设诚信建设专栏,推送、播放诚信建设典型案例、宣传标语等;在户外LED电子屏滚动播放诚信建设宣传视频、动漫等;在主要街道悬挂诚信建设宣传横幅,广泛宣传社会信用知识、诚信建设等,营造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重信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将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切实提升案件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以审判执行助推诚信建设,为推动全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促进全社会树立诚实信用、依法履约的良好社会风尚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