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专信通>资讯中心>相关资讯>文章详情

乌拉特前旗法院“六强化”,助推诚信建设升级

作者:正北方网| 来源:正北方网|icon679人看过
发布时间:2024-06-06 10:32:54|更新时间:2024-06-19 17:47:29
zanIcon
67
caiIcon
0
作者:正北方网|icon679人看过
来源:正北方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10:32:54
更新时间:2024-06-19 17:47:29
摘要:乌拉特前旗法院聚焦诚信建设,以“六个强化”提升司法公信。强化组织领导、案件质量、立案审查、失信惩戒、执行联动及诚信宣传,推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通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来保证案件的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原标题: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六个强化”提升司法公信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来源:正北方网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自治区党委将2024年确定为“诚信建设提升年”,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聚焦“公平正义”,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将提升司法公信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以“六个强化”为抓手,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多措并举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全力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按照上级法院及旗委安排部署,成立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司法公信领域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召开诚信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部署工作任务。分解各部门工作任务,细化各项指标,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

    二是强化案件质量,提升审执质效。聚焦审判执行第一要务,以“蒙马奔腾5.0版”指标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办案质效考评体系,持续优化审判执行工作举措。完善“党组统筹领导、审管办研判督促、各业务部门动态研判、承办人高效结案”的审判管理体系。通过审判质效推进会调度,定期通报、督促落实等方式及时对各部门案件监督提醒,推进“立、审、执”工作协调机制高效运行。全面落实判后答疑和院庭长案件阅核制度,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用足用好法答网、案例库,推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切实提升案件质效。

    三是强化立案审查,防范虚假诉讼。在诉讼服务中心张贴诚信建设标语及《虚假诉讼风险告知书》,立案环节加强案件材料审核和诉讼风险告知,向当事人明确告知虚假诉讼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签署承诺书,引导当事人自觉维护社会诚信和诉讼秩序。在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加大审查力度,严把证据事实“第一道关口”,及时清查虚假诉讼行为,防范虚假诉讼,确保诉讼全流程合法诚信。

    四是强化失信惩戒,维护司法威严。发挥惩戒失信主体职能,积极推进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工作,持续推进和防范化解市场主体严重失信行为。今年以来,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41人次,拘传287人、限制高消费227人次,对有财产拒不履行的重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列入“黑名单”曝光,多措并举督促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执行威慑力。

    五是强化执行联动提升执行质效。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线上+线下查控,全方位查控被申请人名下财产。同时加强与工信部门、公安机关沟通协作,争取利用工信部门、公安机关网络协助查人找物,加大对逃避执行、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查找及控制力度。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沟通协作,提高案件办理、房产查控效率。加大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力度,由旗委政法委协调,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加强协作,形成公检法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合力。推动以保促执,加大财产保全力度,鼓励和支持当事人在诉讼阶段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六是强化诚信宣传,营造诚信氛围。加强诚信建设专题线上+线宣传力度。线下通过设置宣传横幅、展板,发放诚信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开展内容丰富的诚信宣传活动2次,共发放各类诚信宣传手册300余份,并进行现场答疑80余人次。聚焦群众关切的个人征信、失信执行问题,结合本院执行失信典型案例,讲解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后果及信用修复方式,引导广大群众树牢“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线上加强媒体平台宣传,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官方媒体开设诚信建设专栏,推送、播放诚信建设典型案例、宣传标语等;在户外LED电子屏滚动播放诚信建设宣传视频、动漫等;在主要街道悬挂诚信建设宣传横幅,广泛宣传社会信用知识、诚信建设等,营造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重信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乌拉特前旗人民法院将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切实提升案件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以审判执行助推诚信建设,为推动全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促进全社会树立诚实信用、依法履约的良好社会风尚贡献法院力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文章推荐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热门文章
article图片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级是什么?怎么查询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级是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企业环保行为赋予的信用标识,反映企业环保成效。查询方式主要有:1.访问生态环境厅官网,输入企业信息即可查询信用等级及报告。2.利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多方信用信息,便捷获取环保信用等级。3.咨询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了解企业环保信用状况。
article图片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旨在提高信用修复效率,优化市场环境。计划到2024年8月底前整合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多部门与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联通。到2024年10月底前,相关单位将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实现服务高效统一,压减办理时长和成本,以提升企业获得感。
article图片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助企修复信用
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助力多家因未按时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通过指导补报年报和协助申请移出,企业重获“信用牌照”。做到了强化信用监管,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惠企便企利企。
article图片
汉阳法院柔性执行,助企信用修复共赢
汉阳区法院结合评估制度与“五预”机制,妥善处理600万合同纠纷案。法院根据企业自评及需求,将案件定为黄色等级,协调双方给予宽限期。最终,被执行企业主动履行,法院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同时,法院完善信用激励、预警、修复机制,促进涉企案件经济影响最小化,实现共赢。
article图片
青岛税务助力酒店解困,修复信用增发票额度
青岛石广酒店发票额度受限,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查明原因并辅导酒店修复纳税信用等级,成功从D级提升至M级,发票增额申请迅速获批。市南区税务局创新“三步走”工作机制,精准画像纳税人,助力企业重塑信用,3月内修复183户纳税人信用等级,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article图片
合肥市医保局加强信用管理,保障基金安全使用
合肥市医保局强化医保信用管理,出台《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四大类医保基金使用行为主体。强化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并与多部门共享信息。拓展评价结果应用,实施“四挂钩”制度,鼓励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激励信用等级优秀的医药机构,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article图片
运河行政:信用修复高效办,助力企业再出发
沧州运河区行政审批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信用修复”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并提前介入引导修复,已帮助68家企业修复信用。该局致力于以信用服务助力经济发展,为企业恢复信誉,再获“信用牌照”,展现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
article图片
克拉玛依首推“三书送达”助企信用修复
克拉玛依市交通运输局实施“三书送达”机制,向受罚企业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及《指南》,助企快速修复信用。该举措已惠及400余家企业,完成修复7次。市交通局表示将继续优化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守信氛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护航。
企信最新问答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企业能做信用修复吗?
常见问答126天前回复
交通运输联合失信惩戒企业可以进行信用修复。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当企业被列入交通运输联合失信名单后,并非永久失去修复信用的可能。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并纠正自身的失信行为,这可能涉及补缴罚款、完成整改要求、弥补受害者损失等。完成这些基础步骤后,企业需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详细的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整改报告、信用修复计划书、相关证明文件等等,若申请材料符合规定,且企业后续表现良好,无新的失信行为,相关部门会综合评估后,即会决定是否允许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恢复其正常的市场经营资格。
农民工工资范畴包括哪些?
常见问答149天前回复
"农民工工资范畴广泛,涵盖了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各项劳动报酬。 首先,基本工资是农民工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价值。 此外,效益工资也是农民工工资的一部分,它根据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农民工的工作绩效来确定。 加班工资则是农民工在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外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除了这些基本组成部分,农民工工资还包括各项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以及应扣除的养老金、失业金、医保金、公积金等社会保障费用。 这些补贴和扣除项共同构成了农民工工资的完整范畴。"
农民工包括哪些务工人群?
常见问答149天前回复
农民工的范畴广泛,主要指的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具体而言,这一范畴涵盖了以下几类人群:首先,是那些在沿海城市长期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他们构成了农民工的主体部分;其次,是在建筑工地上从事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土木工人,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环境相对较差;再者,是运输和物流行业的搬运工,他们从事着货物装卸搬运等体力活;此外,个体工商户中的助手,如餐馆、修车铺中的帮手,以及部分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村女性,也可以归为农民工的范畴。这些人群虽然职业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拥有农村户籍,并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作。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2天前回复
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存在的。当企业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信用受损后,可以通过一系列合规程序来恢复其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信誉状况。这些程序通常包括纠正失信行为、公开承诺、以及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等。企业信用修复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向失信信息认定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核同意后,才能对其失信信息进行相应调整。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删除或修改,而是需要企业付出实际努力,纠正失信行为并恢复信用。因此,企业信用修复是真实且合法的,但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并遵循相关程序。
征信修复是真的假的?
常见问答162天前回复
征信修复是假的,而之所以传言是真的,主要是因为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了消费者对征信修复知识的缺乏,进行虚假宣传和诈骗。他们通常声称能够删除或修改征信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如逾期、欠款等,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在中国,征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其数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任何未经授权的修改都是不被允许的。此外,根据征信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将予以删除,不存在其他修复方式,因此,从法律和安全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征信修复”往往虚假。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最短公示期是多久?
常见问答163天前回复
水利建设市场企业失信后的最短公示期是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来确定的。 具体而言,若企业的失信行为被判定为一般失信信息,如涉及一些较为轻微的违规行为,那么其最短公示期通常为3个月。 这意味着,自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计算,相关失信信息将在全国水利监管平台上公示至少3个月。在此期间,企业无法申请提前终止公示,必须等待最短公示期满后才能考虑进行信用修复。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公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企业的失信行为,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
tx
广告语
您的专信通专属顾问
让我们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点我咨询
关闭
icon
icon400-9919069
在线咨询
iconicon